[发明专利]光学部件用电离性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光学部件及面光源无效
申请号: | 95116371.X | 申请日: | 1995-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06C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2 |
发明(设计)人: | 西尾俊和;小岛弘;石田久宪;江藤和子;雨宫裕之;竹内道子;一濑荣寿;阿部庸一;石川英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大建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部件 用电 射线 固化 树脂 组合 光源 | ||
1.光学部件用电离性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它是一种通过电离性射线的照射而固化的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通过电离性射线的照射使其固化而得到的厚度为0.4mm的薄片,在400-900nm的波长范围的光透射率至少是80%,
而且,在抗拉应力和应变的关系图中,所述固化物没有屈服点。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部件用电离性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由有环状结构的具有二个以上丙烯酸酯基的环氧丙烯酸酯(a)和有环状结构的单官能丙烯酸酯(b)组成,丙烯酸酯官能团是0.2-5.0mmol/g。
3.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部件用电离性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环状结构的具有二个以上丙烯酸酯基的环氧丙烯酸酯(a)是从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部分卤素取代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部分卤素取代的双酚F型环氧树脂、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环氧树脂与(甲基)丙烯酸反应而得到的环氧丙烯酸酯。
4.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学部件用电离性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环状结构的单官能丙烯酸酯(b)是从(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缩水甘油基环碳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2-羟基-3-苯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2-苯基-2-(4-丙烯酰基羟苯基)丙烷、2-苯基-2-(4-丙烯酰基羟基烷氧基苯基)丙烷、2,4-6-三溴苯基丙烯酸酯、2,4,6-三溴苯基烷氧基丙烯酸酯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单官能丙烯酸酯。
5.一种光学部件,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一种光学部件用电离性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通过电离性射线的照射使之固化而成的固化物所构成,
所述光学部件用电离性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是通过电离性射线的照射而固化的树脂组合物,
通过电离性射线的照射使其固化而得到的厚度0.4mm的薄片,在400-900nm波长范围的光透射率至少是80%,
而且,在抗拉应力和应变关系图中,所述固化物不具有屈服点。
6.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部件,其特征在于,它由光学部件用电离性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经电离性射线照射使其固化而成的固化物层(A),以及片状透明树脂层(C)构成。
7.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部件,其特征在于,它由光学部件用电离性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经电离性射线照射,使之固化而成的固化物层(A)、粘结剂层(B)和片状透明树脂层(C)构成。
8.一种面光源,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光学部件用电离性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通过电离性射线的照射使之固化而成的固化物构成的光学部件,它由透光性平板组成的导光体、邻接该导光体的侧端面中的一个面以上设置的光源单元、设置于该导光体背面的光反射层、以及层叠在该导光体表面的光射出面上的光学部件构成,
所述光学部件是一种通过电离性射线的照射进行固化的树脂组合物,
通过电离性射线照射使其固化而得到的厚度0.4mm的薄片,在400-900nm的波长范围的光透射率至少为80%,
而且,在抗拉应力和应变的关系图中,所述固化物不具有屈服点。
9.权利要求8所述的面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部件用电离性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由有环状结构的具有二个以上丙烯酸酯基的环氧丙烯酸酯(a)和有环状结构的单官能丙烯酸酯(b)组成,丙烯酸酯官能团是0.2-5.0mmol/g。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光源,其特征在于,有环状结构的具有二个以上丙烯酸酯基的环氧丙烯酸酯(a)是从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部分卤素取代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部分卤素取代的双酚F型环氧树脂、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环氧树脂与(甲基)丙烯酸反应而得到的环氧丙烯酸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大日本油墨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637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球等微子监测仪
- 下一篇:导出并记录MPEG兼容数字图象表征信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