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压平面搭扣无效
申请号: | 95116606.9 | 申请日: | 1995-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06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9 |
发明(设计)人: | 泷泽敏明;村崎柳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YK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4B18/00 | 分类号: | A44B18/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压 平面 搭扣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压的合成树脂平面搭扣,其中一衬底和从该衬底的一个表面凸出的许多结合件彼此一体地制作在一起,而更准确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联接受到剥离力的工业材料,如天花板材料和墙面材料的模压平面搭扣,它具有足够的结合强度和结合率,在被剥离期间,它有足够的耐用性而不会损伤与之相配的平面搭扣的结合件。
所描述形式的模压平面搭扣与通常的编织的或纺织的平面搭扣相比,具有更大的结合强度,并因此广泛用于联接内装饰材料,如墙面材料和天花板材料。通常,该模压平面搭扣的各结合件具有:从一衬底的一个表面竖起的一柄部,和从该柄部的末端起向一方向弯曲并结束于朝向衬底的表面的一端的一钩。
在该模压平面搭扣的各结合件是具有上述的简单钩结构的钩状元件的情况下,为增加与环状元件(结合件的相配件)相结合的强度,惯常的方法是模压出硬合成树脂的结合件,或是增加环状元件的厚度。然而,该硬结合件将产生不希望有的触碰,并有使与之相配的环状元件的结合脱开的倾向。在采用厚的环状元件的情况下,该平面搭扣不仅会变硬,而且将使在衬底的单位面积上的结合元件变少,于是要保证预定的结合强度就变得困难了。
因此,就使用了通常适于做模压平面搭扣的软合成树脂材料,如聚酯、聚酰胺和聚胺酯,与此同时,为了保证钩状和环状元件的强度和增加结合强度,人们提出了许多种不同形成的结合件,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号昭47-31740和平4-224703中公开的结合件的一种典型式样,就具有从一普通梯形钩的末端对称地伸出的前结合部及后结合部。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号平4-128611中公开的另一种式样,它具有分叉的柄部末端,而且一个分叉端被制成钩形。根据这些已知的式样,在衬底单位面积上的结合件的数目增加了,使与结合件的相配件结合的比率加大,所以整个平面搭扣的结合强度增强了。
在应用于工业材料的模压平面搭扣中,由于模压工艺的原因,在每一相邻结合元件对之间必须留有预定的空间。因此,与平面搭扣相配的环状元件的密度相比,在衬底表面上的结合件的密度需要限制到较低的程度。即使通过使每个结合件具有如上述现有技术中公开的面对面的钩来试图增加结合率,这结合率也有一个极限,因为与模压平面搭扣的结合件实际相结合的环状元件的数量是环状元件总数的百分之几十。
在增加钩与环状元件的结合率的尝试中,环状元件进入同一横排的彼此相邻的前及后结合件之间,例如在欧洲专利0464753A1号中公开的该结合件具有一后上升表面,该后上升表面的位置在衬底表面上,在该位置上有一条垂直线穿过后一个结合件的钩端并与衬底表面相交。根据这种布置,如果环状元件沿前一个结合件的后表面抬升,就不能保证环状元件能和后一个结合件的钩相结合。再者,对于这种形式的传统的模压平面搭扣,进入钩的相邻的每一对横排之间的大多数环状元件仍不会和钩相结合。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结合件的模压平面搭扣,该结合件的每一个都有合理的式样,以提高与环的结合率和保证大大增加抗剥离强度和在该模压平面搭扣内,结合件之间的衬底可避免被撕破。
根据本发明,通过一种模压平面搭扣来实现上述目标,该模压平面搭扣包括一衬底和许多在该衬底的一个表面上模压成排的结合件。每个结合件具有:竖立在衬底的一个表面上的柄部,和从柄部末端延伸的钩。许多分离导向元件竖立在衬底的一个表面上,每个分离导向元件位于相邻的结合件之间的中央,用于分离朝向结合件的与平面搭扣相配的各环。
最好是:每个结合件有一对向相反方向延伸的钩,这一对钩前后对称地在垂直于衬底平面,且在包含柄部中心线的一个平面内形成。或者是,这一对钩是在垂直于衬底平面的两个平行平面内形成,并位于柄部的中心线的相对两侧。再者,每个分离导向元件具有前和后导向面或右和左导向面,该导向面从它的顶部缓和地分叉弯向它的底部。在另一种式样中,每个分离导向元件在它的顶部有一个或更多个向结合件的横排方向延伸的钩。该一个或更多个钩向前或后方向或前后两个方向延伸。
再有最好是:各分离导向元件配置在各结合件的相邻横排之间。或者是,每个分离导向元件是配置在同一横排中的一对结合件之间。
在工作时,因为无规则地进入前和后结合件之间的每一个环被分离导向元件所分开,以致它们变得更挨近前或后结合件,这就可能保证环与结合件的可靠结合,因此提高了结合率以获得所需的结合力。再者,和易在结合件的排之间撕破的传统的平面搭扣相反,因为该分离导向元件是一体地成形在结合件的横排之间的或前及后结合件之间的衬底上,这就可能有效地防止衬底被撕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YKK株式会社,未经YK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66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