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射器无效
申请号: | 95117668.4 | 申请日: | 199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60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7-31 |
发明(设计)人: | 雷诺·阿莱克斯;保尔·翰德威尔;翰西尔·泰吉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弗·哈夫曼-拉罗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00 | 分类号: | A61M5/00;A61M5/3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志平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器。它包括一个和患者皮肤有接触面的套管和一个安装在套管中的向肌内注射用的针头。
对于本篇的叙述来说,“注射”包含有两种情况:相对快的注射(大剂量)和慢的注射(有时也被称作输液或滴注)。
上述类型的注射器可从EP-A-272530的文献中得到。这个专利说明书中描述了这种注射器的各种实施例,它们利用了不同种类的储液器和不同的注射泵。但所有这些注射器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的机械构造要求器械有特定的最小总高度。而非常小的总高度又是作用于患者身体上的器械合格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
现有注射器的另一个缺点在于,针头插入患者皮肤,针头和储液器之间的液体连接管是断层倾斜的。这样一方面为允许针头与储液器之间相对运动,连接管势必相当复杂。这就引出消毒和诸如热敏制剂无菌注射两方面的问题。而且这种复杂的连接管容易断裂,高成本也使得该器械不适合做一次性使用。另一方面,如果针管和储液器被固定连接,则在针头进入肌肤内时,整个储液器被加速,这就需要更大的推动力,因此这种方法是不实惠的。然而这些可处置的或一次性使用的器械在医疗方面是有很多好处的。避免注射液过早地排放,或相反地避免吸入少量的血液、组织液等类似物是很困难的。
最后,现有的注射器仍然还没有找到简单可行的方法,避免在注射完成之后把注射器拨出人体时损坏针头。
因此,需要有一种克服上述缺点的注射器。
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是要改进注射器的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是改进各部分的组合,以达到减小总高度,简化机械操作,避免损坏针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的注射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射器,包括一个有与患者皮肤接触表面的套管和一个安置在套管中用于刺入肌肤导入注射液的针头,针头相对于套管固定,并被一个保护元件包围,该保护元件可在突出超过针尖的第一端位与缩入套管使针头伸出接触表面的第二端位之间作轴向移动,且其中有一个驱动装置使保护元件进行轴向移动。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注射器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参考附图所描述的示范性实施例是一种可由患者自己设置及操作使用的注射器。这种类型的注射器是已知的。其目的是基本无痛地插入注射器针头,以避免许多患者本能的惧怕。插入针头是通过本发明中的弹性推动装置来完成的。
与现有的此种注射器相反,在本发明的注射器中,当针头被弹性推动装置推入时,针头并没有相对于套管和储液器向患者肌肤方向运动,而是肌体向着储液器和套管的针头移动。包围着针头并凸出子于套底端的保护环使皮肤远离针头并处于压力之中。为插入针头,保护环通过弹力被收缩回套管,因此而暴露的肌肤相对地向针头移动并被其顶端穿入,肌肤在被针头刺透的过程中出乎意料地被大大加速。这种针头的刺透方式实际上是无痛的,并能刺入比现有器械所能刺入的更深的深度。
图1展示了这种注射器的剖面图,包括一个套管,其有盘状的底盘1和可相对旋转的帽2。在底盘的下面有一个环形的粘合层3以确保注射器固定于患者皮肤H。底盘1有一个中央同心口4,圆柱状的保护套5设置在此口中,它可在图中所示的延伸位置和虚线所示的和收缩位置之间轴向运动,在收缩位置,套筒5的下端面与底盘1在同一平面上。
为了轴向运动,保护套5与一组双臂式长形杆6的一端相连,如三个杆,其中之一如图1所示,杆6的旋转中心位于固定在帽2上的支撑物7上在图示的位置中杆的另一端延伸进入卡槽8。被压缩在不工作位置的螺旋弹簧9,通过短活塞10向杆6的锁定端施加弹力。
针头11设置在开口的中心并座落于夹持件12上,而夹持件12与扁平的大致圆柱形的柔性储液器13的一面相连形成一结构单元。储液器靠着下框架,该架包括一个由支撑物7支持的板14。储液器13,针头夹持件12和针头11相对于套管固定。针头11超过底盘一个需要插入的深度。保护套的尺寸及设定位置应使在不工作位置其足以超出针头11之外,从而避免与针尖的不小心接触。
注射器为保护针头而处于延伸状态的保护套筒5,由粘合层3固定到患者皮肤H上的指定或合适的位置。保护套筒5使皮肤H以所示的方式离开底盘。
卡槽8通过相对于底盘1旋转帽2来释放。然后弹簧和活塞向下压释放状态的杆臂,另一杆臂则将套筒带入虚线位置,即将其收入套管于是,暴露的皮肤H则向底盘移动而被针尖刺入,使针头11进入皮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弗·哈夫曼-拉罗切有限公司,未经弗·哈夫曼-拉罗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76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