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粘土矿物合成吸附用沸石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5117748.6 | 申请日: | 1995-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12C | 公开(公告)日: | 1999-02-03 |
发明(设计)人: | 曹景慧;窦涛;李秉安;田震;阎子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9/14 | 分类号: | C01B39/14;C01B39/22 |
代理公司: | 太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庞建英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土 矿物 合成 吸附 用沸石 方法 | ||
本发明以粘土矿物合成吸附用沸石的方法,属于精细化工工艺的范畴,具体而言是一种以高岭土为主要原料合成吸附用沸石的方法。
目前,国内外已公开的合成吸附用沸石的方法,基本上可分为两种,其一是以化工原料即水玻璃、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等为原料合成粉剂沸石后,再加入粘合剂成型为产品的方法。其二是以高岭土为主要原料以下述工艺路线完成的方法,即高岭土经高温焙烧、晶化、固液分离和洗涤、交换、固液分离和洗涤、烘干、成型、活化后得产品。上述两种方法由于在成型阶段加入粘合剂,使得型体内沸石含量降低,吸附性能下降,产品抗压碎强度和耐磨性能差、工艺过程复杂、流程长、操作复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粘土矿物直接合成吸附用沸石的方法,即提供一种以高岭土为主要原料,掺以碳酸钠、造孔剂、氧化剂、表面活性剂和粘合剂混合均匀,在成型、焙烧后直接于水热体系中合成吸附用沸石的方法。
本发明以粘土矿物合成吸附用沸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路线为:高岭土、碳酸钠、造孔剂、氧化剂、表面活性剂、粘合剂、混合均匀、成型、高温焙烧,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水热体系中直接合成吸附用沸石。其物料组成为:Na2O/SiO2(0.3~3.0),SiO2/Al2O3(1.8~3.5),H2O/Na2O(30~200);造孔剂可以是淀粉、碳粉、谷物,其用量控制在10~30%;氧化剂可以是碱金属硝酸盐、铵盐、锰酸盐、铬酸盐、稀土元素硝酸盐,用量控制在1~5%;表面活性剂可以是聚乙烯、聚丙烯、聚乙二醇、甲基纤维素,用量控制在1~5%;粘合剂选择羊甘土、膨润土、铝钒土,用最为2~5%;其碳酸钠亦可用碳酸氢钠;成型焙烧温度为650~950℃,焙烧时间为2~20小时;在水热体系中化学反应分为两步,即陈化和晶化。陈化温度为20~75℃,陈化时间为6~24小时,晶化温度为90~100℃,晶化时间为2~30小时。离子交换用氯化物溶液的浓度控制在0.5~1.5摩尔,温度控制在90~100℃,时间为8~10小时。其活化温度为550~600℃,活化时间为1~2小时,冷却后即得到最终产品。
上述工艺方法当物料组成为(摩尔比)Na2O/SiO2(0.5~3.0),SiO2/Al2O3(1.8~2.2),H2O/Na2O(30~150)时合成A型沸石。
上述工艺,当物料组成为(摩尔比)Na2O/SiO2(0.3~2.5),SiO2/Al2O3(2.5~3.5),H2O/Na2O(40~200)合成X型沸石。
上述工艺方法中的高岭土为软质、硬质高岭土、煤系高岭岩、多水高岭土,它们均可合成A、X型沸石,成分SiO2/Al2O3=2,Fe2O3小于0.5%,粒度为325目。
上述工艺方法中碳酸钠、碳酸氢钠的配料量一般在30~40%(干基)。在合成X型沸石时可引入导向剂,导向剂配比为:(16~19)Na2O∶Al2O3∶(15~22)SiO2∶(320~400)H2O。
上述工艺方法中离子交换用的氯化物溶液可循环使用,每次回收70%的母液,循环使用时补充一定量新鲜氯化物溶液,氯化物溶液为氯化钾和氯化钙溶液。
本发明的优点和用途:
1、以天然粘土、高岭土为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产品成本低。
2、碳酸钠固体配料、易操作。
3、工艺简单、流程短、投资少。
4、产品性能优良,主要用作气体的净制、吸附分离、石油化工中的正异构烷烃的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工业大学,未经太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77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