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印后皱褶器无效
申请号: | 95118186.6 | 申请日: | 1995-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265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5-21 |
发明(设计)人: | C·J·贝尔;A·B·阿米顿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G21/00 | 分类号: | G03G2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兆先,林长安 |
地址: | 美国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印后 皱褶 | ||
本发明涉及印刷机,更为具体地说,是涉及用于印刷机上的转印后皱褶器。
在静电复印术或其它类似的图象重现术中,一幅静电潜象形成在例如一个光电导体之类的电荷保留表面上,这种光电导体一般包括一种粘附在一个导电背层上的光电导绝缘材料。这种光电导体上首先带有一个均匀电荷,然后它被暴光于一个准备复印的原始文件的光象下。这样形成的静电潜象通过涂敷专为此目的而设计的多种加颜料树脂中之任何一种而使其成为可见。在一种可以重新应用的光电导表面的情形中,形成可见图象且通常被称作调色剂的加颜料树脂被转印到普通白纸上。
应当理解到,为了本发明的目的,静电潜象可以从以电子方式贮存或生成的信息中产生,而数字信息可以通过图象生成电子学和光学转换成字母数字图象。然而,这种图象生成电子学和光学设备并不形成本发明的一部分。
当将一个图象转印到卷筒纸或切页纸介体上时,该介体于此同时在一个矩距离外也正被融合着,这就会产生一个问题。也就是说,一个被传回至转印接口的融合器接口有时会造成基底变形。对于宽体机器以低速在高温度环境中输入大页复印纸张(即11×17″,12×18″,18×24″,24×36″或36×48″等)时尤为如此。这种故障模式即所谓的蛇形缺失。融合器将使水份从基底中除去并在操作过程中在基底复印纸张上造成皱纹,基底复印纸张又在操作的方向上产生蛇形缺失,蛇形缺失大约1/8″至大约3/4″宽从大宽度复印机/印刷机上基底的前沿蜿蜒穿过复印纸张大约6英寸长。这种复印件图象缺失问题的消除对一架给定的机器来说为了客户的满意是势在必行的。
针对这种在一个转印部位和一个融合器部位之间传送复印纸张时所遇到的问题已经设计出有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法。下述文件与本发明相关:
美国专利第3,893,760号
专利权人:Thettu
授予日期:1975年7月8日
美国专利第4,017,065号
专利权人:Poehlein
授予日期:1977年4月12日
美国专利第4,092,021号
专利权人:Fletcher
授予日期:1978年5月30日
上述专利的相关部分连同其中所引述的对比文献通过引用结合在本文中,其综合内容如下:
Thettu(美国专利第3,893,760号)披露了一种防止外来震波由纸张传入至图象转印区的装置。减震滚柱被放置在转印区的入口和出口处,这些滚柱能够接触到纸张从而在图象转印操作中均匀地拉紧纸张。
Poehlein(美国专利第4,017,065号)所指出的是一种静电照相复印机,其中的融合器辊切口放置得比复印纸的尺寸离图象转印区域更接近。在融合器辊切口和复印纸之间的速度失配补偿是通过有意识地以不同速度驱动融合器辊切口从而在复印纸的中间部分形成一个凹凸来提供的,这里复印纸是通过在施加到成形多重导引面的真空中的选择性循环缩减所控制。
F1etcher(美国专利第4,017,065号)披露了一种静电照相复印机,其中一张带有未融合和可受电干扰的图象的复印纸在一个导电真空导引件上被传送,然后从导电导引件上移开,它包括一个导电挡板,该挡板是电气连接的并足够地靠近导引件以便在挡板和导引件之间提供一种供复印纸在其间移动的纸静电场。将复印纸从导引件上移走而不使图象受到电干扰。相对的挡板和导引件在复印纸移走区内具有相似的和相对的曲率发散半径。即便在这现有技术中,当转印一个图象至在短距离外同时间被融合的卷筒纸或切页纸介体上时也仍旧存在着图象缺失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经济的转印后装置,它将一张切页纸放置到一个融合器以便将一个图象融合到纸张上而不会有图象缺失。
因此,针对这一需要根据本发明披露一种解决图象缺失的方案,它包括一个转印后皱褶器,该皱褶器将一个非成象侧面突出体引入转印区和融合器区之间的基底通道。该转印后皱褶器强使基底矫平任何由融合器的热/切口造成的变形并防止此变形进入转印区。该皱褶器还支承基底并防止它从含有准备转印到基底上的图象的感光器上跌落。
结合在本文中构成本申请文件一部分的附图显示了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并连同说明书用来表达本发明的原理,其中:
图1是一个典型的复印机/印刷机设备的透视图,设备中使用了本发明的转印后皱褶器。
图2是图1中机器的部分示意侧视图,显示出装配在机器的转印区下游和融合区前面的本发明转印后皱褶器。
图3是一幅局部的放大侧视图,显示出图2中所示转印后皱褶器的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乐公司,未经施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81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镜和使用该物镜的光度头投影器
- 下一篇:彩色场致发光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