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经橡胶改质的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95118216.1 | 申请日: | 1995-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68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梁;薛东弼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5/08 | 分类号: | C08L25/08;C08L51/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国平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 苯乙烯 树脂 组合 | ||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经橡胶改质的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特别是指一种制得的组合物具有优异的落球冲击强度、高抗张强度、良好光泽度、成型品无臭味的树脂组合物。
熟悉此技术领域的人士皆知,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是以橡胶状接枝共聚物分散在苯乙烯系共聚物的基质中,所制成的一种耐冲击树脂组合物。在应用上,家电制品的外壳和汽车成型所用的此类树脂材料须同时具备耐冲击和高光泽等特性,而ABS树脂就是可以符合上述要求的典型具代表性的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材料,故已被广泛采用多年。
不过,通常耐冲击性愈高的树脂,抗张强度和光泽度愈低;相反的,抗张强度和光泽度愈高的树脂,耐冲击性就较差;这是由于树脂的耐冲击性、抗张强度和光泽度同时和树脂中的橡胶含量或橡胶粒径有关。从以往的研究可知,当树脂中的橡胶含量愈高或橡胶粒径愈大,耐冲击性就愈佳;当树脂中的橡胶含量愈低或橡胶粒径愈小,抗张强度和光泽度便愈高。因此,如何制出不同橡胶粒径分布的树脂组合物,并同时具备耐冲击强度、高抗张强度和良好光泽度的树脂材料,乃为良久以来研究的课题,又最近射出成型业界在生产上,基于降低成本和重视成形物外观的立场,成形温度有显著提高的倾向。
一般以往苯乙烯系树脂在高温射出成型或挤出成型的加工过程中,成型品会产生臭味,上述臭味来源一般怀疑是因为苯乙烯树脂在聚合过程中添加硫醇(mercatan)作为分子量调节剂所产生,因硫醇具低挥发特性、容易残留在树脂中;为了改善前述缺失,美国发明专利第3951932号专利案中曾提到,以叔丁基硫醇(tertiary butyl mercaptan)作为分子量调节剂,并以真空汽提来脱除残留的硫醇,可降低苯乙烯树脂加工中和成型物上的臭味,但其改良效果并不理想,虽然在苯乙烯系树脂的制造中,臭味的来源并不全然来自在分子量调节剂的残留。
有鉴于已知技术中,在制造热可塑性苯乙烯系树脂时,不易同时获得良好的落球冲击强度、高抗张强度、高光泽度,和在成型时无法改善成型品会产生臭味的缺点,乃潜心研究发展出一种新颖的树脂组合物,以改善前述缺失。
为此,本发明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具有良好落球冲击强度、高抗张强度、高光泽强度、无臭味成型品(是指无臭未或臭味非常少,以下亦同)的经橡胶改质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的特征是:经橡胶改质的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系包含由丙烯腈系单体和/或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苯乙烯系单体,和视需要可添加其他可共聚合不饱和乙烯系单体所构成的苯乙烯一丙烯基系共聚物的基质相,和分散在该基质中的丁二烯系橡胶粒子;在树脂组合物中,苯乙烯系单体残留量在1500ppm以下,丁二烯二聚物残留量在150ppm以下,此丁二烯系二聚物为4-乙烯基环已烯;而且树脂组合物中的橡胶数量平均粒子直径在0.08~0.35μm,其中,粒径在0.1μm以下的橡胶粒子占橡胶粒子总数19.5~99数量百分比,粒径在0.1μm~0.25μm的橡胶粒子占橡胶总数0.5~60数量百分比,粒径0.25μm以上的橡胶粒子占橡胶总数0.5~80数量百分比。
本发明的苯乙烯系树脂组合物的基质是苯乙烯-丙烯基系共聚物,其是由苯乙烯系单体50~90wt%、丙烯腈系单体和/或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的丙烯基系单体10~50wt%,和其他可共聚合单体0~40wt%所构成,其平均分子量在40,000到300,000之间,优选为60,00到250,000之间;其中:
苯乙烯系单体可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α-氯苯乙烯、p-叔丁苯乙烯、p-甲基苯乙烯、o-氯苯乙烯、p-氯苯乙烯、2,5-二氯苯乙烯、3,4-二氯苯乙烯、2,4,6-三溴苯乙烯、和2,5-二溴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等,其中以苯乙烯或α-甲基苯乙烯较为优选。
丙烯腈系单体可为:丙烯腈、甲基丙烯腈,其中以丙烯腈较佳;(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则可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苯甲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十二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γ-(甲基)丙烯酸-羟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methacryl hydroxypropyl tri-methoxy silane),和(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等,其中以甲基丙烯酸甲酯较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82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汉字变换装置
- 下一篇:中空光波导的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