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钎料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5118810.0 | 申请日: | 1995-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82C | 公开(公告)日: | 1998-04-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泽光;夏文华;郭根生;杨蓬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K35/14 | 分类号: | B23K35/14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通培 |
地址: | 65022***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料及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复合钎料,由三层结构组成,其两外层为一种现有技术银钎料合金(1),其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 Ag48~50,Cu18.0~28.0,Zn20.0~21.0,Mn2.0~8.0,Ni0.3~5.0,本发明的特征是:所说的复合钎料的芯层为一种铜基合金(2),其成分及其重量百分比为: Mn1.0~3.0,Cu余量,且银钎料层与芯层厚度比例,即银钎料层:芯层:银钎料层=1∶(1.5~2.0)∶1,复合钎料带总厚度为0.3±0.05mm。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复合钎料,其特征是所说的芯层铜基合金中还可选择添加Ni:其重量百分比为0.5~1.0和Zn:其重量百分比为0.5~1.0中之一种或两种,且二者之和的重量百分比为1.0~1.5。
3.一种复合钎料的制造方法,包括三层结构复合轧制,及随后的扩散焊接热处理和最后精轧,其特征是有以下工序:
A、按设计的芯层铜基合金(2)成分预先制成1.0~4.0mm厚、100~150mm宽的板材一片;
B、按设计的两外层银钎料合金(1)成分预先制成0.5~2.0mm厚、100~150mm宽的板材两片;
C、用机械或化学方法清洁工序A和B所制得的板材,并在400~600℃温度下退火2~4小时;
D、将经过预处理的银钎料合金和铜基合金板材层叠在一起,铜基合金片夹在两银钎料合金片之间,三者的长度基本相同,然后将其送入总压力为300~350吨的轧机进行复合轧制,得到三层结构的复合钎料坯带;
E、将工序D所制得的复合钎料坯带在300~550℃下保温4~12小时,进行复合面间扩散焊接热处理,使复合面牢固地结合成一体;
F、精轧,将经过工序E的复合钎料坯带精轧到所需要的厚度0.3mm;
G、采用上述制造方法,可以获得按预先设计的不同的钎料层与芯层厚度比例,即钎料层∶芯层∶钎料层=1∶(1.5~2.0)∶1,而复合钎料带总厚度为0.3±0.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贵金属研究所,未经昆明贵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88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铁渣显热回收新方法
- 下一篇:联体上引火炼焦炉及其炼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