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压紧装置联锁板无效
申请号: | 95119135.7 | 申请日: | 199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29A | 公开(公告)日: | 1996-09-25 |
发明(设计)人: | C·J·蔡尔斯;B·M·胡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工艺汽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2 | 分类号: | H01R13/62;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长安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压紧 装置 联锁 | ||
本发明是关于防止电联接器压紧装置从它配合的导槽中移出并且同时实现电气联接的联锁板。
在现代交通工具中的电气联接典型地使用插入式联接以使联接的速度和精度变得容易。而这样的联接已经获得很大的成功,但也确实存在着问题,在这种联接中有时会断开联接。到最后,现有技术具有企图防止联接断开的各种各样的特点。
在现有技术的一个实例中,电气联接经常做成使两个电联接器中的一个带有向上压入电联接器中另一个的导槽的压紧装置。当两个联接器咬合在一块时,压紧装置被加偏压进入导槽,在远离压紧装置和导槽的位置两个联接器之间的电气联接已经实现了。压紧装置和导槽联接维持着联接器完全地联接。在这类型的电联接中存在一些问题,是由于使用相对小的力把压紧装置典型地偏压进导槽。倘若一些东西和压紧装置相接触,该压紧装置就容易移出导槽,使得电气联接断开。小的偏压力是希望使装配容易,但是可能的断开是不希望的结果。事实上,由于压紧装置向导槽外部移动而造成压紧装置型电联接器的断开是压紧型电气联接的最大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压紧装置移动的问题,现有技术企图在联接器上放置各种装置以保持压紧装置在锁定的位置上。这些装置并非都是成功的,因为它们有时使电联接器的联接复杂化,或过度地增加了所需的插入力量。
现有技术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电联接器的部分联接,压紧装置仅仅部分地接收在导槽内和造成了电联接器之间的部分电气联接。现有技术也没有成功地解决该问题。
在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中,联锁板被接收在一电联接器的压紧装置上。该联锁板相对于在锁定和非锁定位置间的压紧装置是可移动的,当联锁板是在锁定位置时,它防止压紧装置向上移出导槽,一但实现电气联接,压紧装置接收在导槽内,联锁板移动到锁定位置。压紧装置不再能偶然地移出导槽。为了断开在压紧装置将能被移出导槽之前,联锁板必须向后移到未锁定的位置。近而,联锁板到锁定位置的移动迫使压紧装置进入导槽,避免了联接器的部分联接。
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中,联锁板和压紧装置的其余部分是分开的,并且沿包括压紧装置的电联接器的舌状物滑行。联锁板包括在舌状物的末锁定和锁定位置上可以滑动的引导导槽。在本发明的进一步特点中,运载压紧装置的舌状物包括两个挡块,和联锁板包括带有耳状物的在末锁定位置在两个档块之间的臂,当在锁定位置时,联锁板移出挡块。
当联锁板位于在锁定位置时,联锁板下侧的支座和第一联接器相配合的支座对准。当联锁板在锁定位时,对准的支座防止联锁板,舌状物和压紧装置向下移出。同一个对准的支座迫使部分连接联接器的压紧装置进入导槽确保完全地联接。
在未锁定位置,联锁板上的支座和联接器上的支座分开。联锁板和舌状物可向下移动,使得压紧装置向导槽上方移动。在此同时,由于联锁板的耳状物被接收在舌状物上的两个挡块之间,联锁板保险地维持在舌状物上,使得在装配或运输过程中不会丢失。本发明的另一个特点,耳状物,支座和挡块均有形成适当的斜面,使得联锁板的其余部分和耳状物在锁定和非锁定的位置移动容易。
依照本发明的方法,放置联锁板到与第一联接器相关的舌状物上初始装配第一联接器元件,该第一联接器携带压紧装置。联锁板最初放置在非锁定位置,使得耳状物接收在舌状物上的两个档块之间。使压紧装置移动到第二联接器的导槽,而使第一联接器元件联接第二联接器元件。当两个联接器元件处在压紧装置完全被接收到导槽的位置时,第一和第二联接器元件的电气联接被确保并维持着。在电气联接完成后,联锁板被移动到锁定位置。联锁板和第一联接元件上的支座件防止压紧装置离开导槽。倘若希望断开电气联接,联锁板首先移回到非锁定位置。压紧装置然后从导槽向上移动,和两个联接器断开了。
通过下面进行简要描述的如下说明书和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特点和目的。
图1是本发明的电气联接的装配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联接器的部分的透视图。
图3类似图2,但给出了联接器装配的随后步骤。
图4类似图3,但给出了装配的另一随后步骤。
图5类似图4,但给出了另一随后步骤。
图6是完成图1所示电气联接的断面图,其中联接器中的一个近似位置如图3所示的位置。
图7的断面图类似于图6所示的断面图,但给出了接到图5所示位置的一个联接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工艺汽车公司,未经联合工艺汽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91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