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热塑性树脂表面的防雾剂和防雾的热塑性树脂层无效
申请号: | 95119180.2 | 申请日: | 1995-10-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35A | 公开(公告)日: | 1996-10-16 |
发明(设计)人: | 吉冈修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代科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K3/18 | 分类号: | C09K3/1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塑性 树脂 表面 防雾剂 | ||
本发明涉及在热塑性树脂层的表面形成具有良好防雾性能涂层的处理剂。本发明还涉及防雾的热塑性树脂层。
为了提供具有防雾性能的热塑性树脂层,在JP-B-59-19584(此处使用的名词“JP-B”是指审查的日本专利公开)中描述了到现在为止实际使用的涂料溶液包括HLB值不小于13的表面活性剂和蔗糖脂族酯的混合物。但是,这种技术的缺点是一层必须经过与另外一层的粘结,此外使用具有高HLB值的表面活性剂的缺点是在容器生产过程中,由于温度突然升高,涂料中的水份挥发,往往会破坏所形成的产品的外表。
JP-A-53-115781建议对树脂层进行电晕放电处理,然后用防雾剂和硅油敷涂。但是,这种技术的缺点是所希望的防雾性能只能持续约30分钟。因此,通过深度拉伸成形获得的产品显示减弱的防雾性能。此外,这种技术的缺点是它的抗静电效果不足,引起尘土附着到所形成的产品上。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热塑性树脂表面,能产生下述良好效果的防雾剂:
(1)有在树脂层的表面长时间阻止由于蒸汽凝结而成雾的效果;
(2)有良好的抗粘连性和涂敷的稳定性,使在直接加热方法中的、在热板上加热的工序中,防雾表面很少剥离,所以能形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和
(3)掺入预定量的具有润湿性能的多价醇,以提供良好的抗静电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上述的防雾剂处理的防雾热塑性树脂层。
经广泛的研究结果,发明人发现基于100重量份的蔗糖脂族酯和形成涂膜的亲水高分子化合物的混合物,掺加入1-15重量份的多价醇,能提供达到上述本发明目的的用于热塑性树脂层的防雾剂和防雾热塑性树脂层。还发现,除了本发明的目的之外,本发明还能对所形成的产品提供充分增强的外观和剥离能力。
通过实施例将作更清楚的说明,参照附图:
图1说明用于测定低温防雾性能的设备,包括在顶上具有开口部分2的塑料容器1,充满20℃的水3,把本发明的一个树脂层和容器放在所述的开口部分2上,以测定防雾性能;和
图2说明用于测定高温防雾性能的设备,包括上面盖有具有开口部分5的盖子6的水浴4,保持在温度80℃下,其安排是将该设置在开口部分5上的本发明的树脂层7和容器8置于5℃的冰箱中,以测定防雾性能,其中数字1,2,3,4,5,6,7和8分别表示塑料容器,开口部分,水,水浴,开口部分,盖子,本发明的树脂层和本发明的容器。
尽管不特别限制本发明的蔗糖脂族酯混合物,但是优选包括具有6~22个碳原子的高级脂肪酸和摩尔浓度不超过50%的蔗糖的酯,高级脂肪酸的例子包括癸酸,月桂酸,十四(烷)酸,十六(烷)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蔗糖脂族酯的例子包括单酯,双酯和三酯。优选单酯的含量不超过50mol%。为了在水中溶解蔗糖月桂酸酯或酯的混合物,可以在溶剂中与水混合形成溶液形式,溶剂如乙醇和异丙醇。
形成涂膜的亲水高分子化合物的例子包括蛋白质,淀粉,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聚环氧乙烷,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烯醇,聚乙烯酰胺,聚胺,藻酸,藻酸盐,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纤维素。特别是,具有下面结构式的羟乙基纤维素是水溶性的。而且易加工。
其中,R1,R2和R3每个代表(CH2CH2O)mH(其中,在R1,R2和R3不是同时为H的条件下,m代表0或更大的整数);n代表1或大于此值。
蔗糖脂族酯与形成涂膜的亲水高分子化合物的比例,基于100重量份的高分子化合物,为20-80重量份,优选为40-60重量份。
如果蔗糖脂族酯的比例低于20重量份,导致防雾性能不充分。如果蔗糖脂族酯的比例超过80重量份,它的缺点表现在表面层为粘性和不适于实际应用。
尽管在本发明中不特别限制所用的多价醇,但是优选具有2至8个碳原子,优选4-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环状的亲水多价醇。亲水性多价醇的例子包括丙二醇,丙三醇,D-山梨醇,D-木糖,和D-甘露糖醇。在这些多价醇中特别优选的是D-山梨醇,它还可用作食用添加剂,并显示水溶性和润湿性,产生良好抗静电效果。
基于100重量份的蔗糖脂族酯和形成涂膜的亲水高分子化合物的混合物,该多价醇的比例是1-15重量份,优选为5-10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代科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代科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91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