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过碳酸钠稳定剂的配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5119670.7 | 申请日: | 199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738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8-13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科;黄尚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明科 |
主分类号: | C08L33/00 | 分类号: | C08L33/00;C01B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酸钠 稳定剂 配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碳酸钠稳定剂的配制方法。这种稳定剂主要含有硅酸钠、硅酸镁(或多硅酸镁,如三硅酸镁)、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及含有羧基、酰基或羟基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配制方法是:向一定模数的硅酸钠溶液中,加入镁盐溶液(如硫酸镁或氯化镁),搅拌至反应完全后,再加入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溶液及EDTA,搅拌均匀。添加这种稳定剂,可以简化过碳酸钠的生产工艺,同时获得高度稳定的产品。
过碳酸钠是一种温和氧化剂,分子式可用2Na2CO2·3H2O2表示。它不稳定,遇热或在水分作用下逐渐分解。一般是在过碳酸钠生产过程中加入硅酸镁和EDTA作为稳定剂,这样制得的过碳酸钠只能在40℃左右干燥。也有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溶液进行喷洒沸腾造粒的。按这两种方法制备的过碳酸钠,稳定性一般在93~95%。
我们曾建议了一种不用任何稳定剂,而是加入亲水的有机溶剂脱水以制造稳定过碳酸钠的方法,制得的过碳酸钠可以在120℃干燥,但其稳定性只能达到上述两种方法制得产品的水平。
采用本专利申请所述的稳定剂,则可以将稳定性提高到99.9%以上。
用本发明的方法配制的过碳酸钠稳定剂具有以下特点:
(1)该稳定剂可以在过碳酸钠生成反应中同时加入,即能均匀而可靠的紧密附着在过碳酸钠晶体上。所得过碳酸钠结晶不需另外包复造粒即可获得很高的稳定性(稳定性可达到99.9%以上)。
(2)加入了这种稳定剂的过碳酸钠,在从反应料浆中分离出来以后,不需要用亲水的有机溶剂(如乙醇等)脱水,即可在高达120℃的温度下干燥面不致有显著的分解。
以下给出5个实施例。可以看出在制备稳定剂中,不论是生成硅酸镁或多硅酸镁,也不论是使用上述哪种高分子化合物,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同样,在使用上述稳定剂生产过碳酸钠时,无论碳酸钠溶液是否精制(用Na2S除去杂质金属离子),或者,是否使用乙醇等亲水的有机溶剂脱水,都能得到高度稳定的产品。
实施例1:
(1)稳定剂的制备:
(a)将550克MgSO4·7H2O溶解于300毫升水中,得溶液A。
(b)将溶液A加入1450毫升比重为35Be’,模数为3.0~3.4的硅酸
钠溶液中,搅拌至反应完全。
(c)将16克聚丙烯酰胺(分子量1000万)溶解于500毫升水中,制
成均匀溶液,向此溶液中加入40克EDTA,使其溶解完全。
(d)将(c)之溶液加入(b)之悬浮液中,搅拌均匀,即得所需的稳
定剂。
(2)稳定过破酸钠的制备:
(a)向58升工业用水中,加入22公斤工业碳酸钠,10公斤工业用
食盐,搅拌至溶解完全。向此溶液中加入100克Na2S,搅
拌反应完全后,趁热过滤。向此滤液中加入上述稳定剂,
搅拌均匀,冷却至20~30℃。
(b)在不断搅拌下,向按(a)所制得的料浆中,加入37升27.5%
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完全后冷却至0~10℃(也可不冷却),
放入离心机中甩干。
(c)用乙醇洗涤滤饼后,甩干,于120℃干燥至合格,得过碳
酸钠成品28公斤,经测定其稳定性为99.96%(参照过硼酸
钠的国家标准测定)。实施例2:
(1)稳定剂的制备:
(a)将550克MgSO4·7H2O溶解于300毫升水中,得溶液A。
(b)将溶液A加入1450毫升比重为35Be’,模数为3.0~3.4的硅酸
钠溶液中,搅拌至反应完全。
(c)将16克聚丙烯酰胺(分子量1000万)溶解于500毫升水中,制
成均匀溶液,向此溶液中加入40克EDTA,使其溶解完全。
(d)将(c)之溶液加入(b)之悬浮液中,搅拌均匀,即得所需的稳
定剂。
(2)稳定过碳酸钠的制备:
(a)向58升工业用水中,加入22公斤工业碳酸钠,10公斤工业用
食盐,搅拌至溶解完全。向此溶液中加入上述稳定剂,搅
拌均匀,冷却至20~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明科,未经黄明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96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