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相机用数据写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119924.2 | 申请日: | 199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60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9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晴良;清水俊安;塚田肇;长谷川仁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B17/24 | 分类号: | G03B17/24;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恺东,王忠忠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相机 数据 写入 装置 | ||
1.一种照相机用数据写入装置,该数据写入装置具有:光源(13),把从光源出射的光导入配置在照相胶片配置面的照相胶片面上的光路,配置在该光路上、根据封入一对电极基板(171,172)间的液晶剂的取向状态而作为透光部分、形成写入照相胶片(F)的数据图形的液晶元件(17),配置在比该液晶单元更接近上述光源侧的光路上的入射侧偏光板(18)及配置在比上述液晶单元更接近上述照相胶片配置面侧的光路上的出射侧偏光板(19),
其特征在于,在比上述液晶元件更接近上述照相胶片配置面侧的光路上,配置与上述数据图形的形成区域的重叠区域成为透光部(21)的遮光掩模(20);
上述遮光掩模(20)配置在比上述出射侧偏光板(19)更接近上述照相胶片配置面的一侧;
上述遮光掩模(20)与上述出射侧偏光板(19)用配置于其相对表面间的粘结剂层(30)叠层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照相机用数据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液晶元件(17)的上述电极基板(171,172)上形成对准用标记(176),而在上述遮光掩模(20)与上述对准用标记对应的位置形成对准用透光部(200)。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照相机用数据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对准用透光部(200)形成于从上述遮光掩模(20)的上述光源(3)来的光照射不到的区域(210)。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照相机用数据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粘结剂层(30)是避开上述透光部(21)而在其周围形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照相机用数据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粘结剂层(30)避开上述透光部(21)而配置成包围其周围的闭锁形状,且做成该闭锁形状的粘结剂层的至少一部分完全间断。
6.根据权利要求1的照相机用数据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叠层固定的上述遮光掩模(20)和上述出射侧偏光板(19),及上述液晶元件(17)用配置在其相对的表面间的粘结剂层(31,31a,31c)而相互叠层固定,同时,其出射侧偏光板(19)与遮光掩模(20)的外周侧面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曝光而硬化的感光性粘结剂,把它们固定在上述液晶元件(17)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的照相机用数据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感光性粘结剂是紫外线硬化型粘结剂(31d)。
8.根据权利要求1的照相机用数据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出射侧偏光板(19)和上述遮光掩模(20),借助于其相对表面间分散配置的粘结剂而相互固定,该粘结剂是由曝光硬化的感光性粘结剂。
9.根据权利要求8的照相机用数据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遮光掩模(20)的配置上述感光性粘结剂的位置处,形成粘结剂硬化用的透光部(23e),通过该透光部使上述感光性粘结剂曝光硬化。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照相机用数据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粘结剂硬化用的透光部(23e)形成在避开与上述数据图形的形成区域重叠的区域上所形成的上述透光部(21)的位置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照相机用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感光性粘结剂为紫外线硬化型粘结剂(31c)。
12.根据权利要求6至11之中的任何一项的照相机用数据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粘结剂层是由热硬化型粘结剂构成的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照相机用数据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遮光掩模(20)具备透明的基片(23a)及形成于该基片表面上的掩模层(23d),而该掩模层则是在上述基片的表面借助于光刻法,由形成上述透光部(21)的遮光性感光乳剂层构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照相机用数据写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遮光掩模(20)具备透明的基片及形成于该基片表面上的掩模层(23d),而该掩模层则是通过用光刻法部分地除去同样形成于复制用基材表面的感光乳剂层,且保留该复制用基材表面上除去了与上述透光部分对应的部分的感光乳剂层的部分,再通过把该部分从上述复制用基材复制在上述基片上而形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1992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