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囊装置的衬垫无效
申请号: | 95120145.X | 申请日: | 1995-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43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1-15 |
发明(设计)人: | 小泉顺二;杉浦嗣典;山本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1/16 | 分类号: | B60R21/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装置 衬垫 | ||
本发明涉及到用于各种类型车辆气囊的改进的盖子。
本发明涉及到盖在气囊装置上表面的衬垫,气囊装置被安装在:汽车副驾驶员座位前面的方向盘、仪表板以及阻止侧边碰撞的边门。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是要提供一种气囊装置的衬垫,这是一种高产的单层模制体,是用热塑弹性材料(下面称为″TPE″)制成的。
在这里使用的主要的聚合物的缩写列出在下面:
TPE-热塑弹性材料
PP-聚丙烯
EPM-非晶体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物
TPS-包含苯乙烯的TPE
H-SBR-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SEBS-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块共聚物
SEPS-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块共聚物
一般情况下,由聚氨基甲酸乙脂泡沫,使用反应注模(RIM)技术,把泡沫用注模的办法注入干净的嵌在里面的嵌入件,制造复盖气囊装置的衬垫。干净的嵌八件用来增加气囊工作时的衬垫的上壁部分的强度。
然而,常规的方法有这样一些问题:(1)使用干净的嵌入件需要将该干净的嵌入件放置在模型中,进而就增加了制造工序的数量;(2)因为用在RIM中的聚氨基甲酸乙酯是热固性的,所以材料不能够被再次使用。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使用树脂/弹性材料混合物的单层模制的气囊装置的衬垫在未审查的日本专利公开号:Hei.4-314648和Hei.5-38996中提出。其中,建议链烯树脂和苯乙烯弹性材料作为树脂和弹性材料。
然而,考虑到:这种材料在低温(通常在-40℃)时变脆的事实,因此这种结构的衬垫被制造成柔软的。
结果,不仅可装饰的部分容易变成粘性的,而且抗磨损和耐气候性也是不够的,因此,在安装到汽车里以前,必须对装饰部分涂漆。
下面,本发明将要考虑上面提到的问地于是,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气囊装置衬垫,它能够安装到汽车上,而不必对装饰部分涂漆。
按照下述结构的本发明的气囊装置的衬垫,克服了前面提到的问题。
这种衬垫用于复盖气囊装置的上表面。使用树脂/弹性材料的混合物,将衬垫的主体模制成单层,并且,衬垫具有一个开口结构,通过在封闭气囊膨胀时的断裂,开口结构使其上壁部分打开。
在这样的气囊装置的过程中,把聚丙烯与弹性材料以60/40到40/50的比率范围(按重量计)进行混合,制造树脂/弹性材料的混合物。这样制造弹性材料:把乙烯-丙烯无规则共聚物(EPM)与包含苯乙烯的热塑弹性材料(IPS)以80/20到20/80比率范围(按重量计)混合;EPM的共聚合作用满足:丙烯含量范围从21到40mol%;3mol%≤P-P≤12mol%;和35mol%≤E-P≤50mol%(这里,P-P是丙烯-丙烯键的二价链结构型(13C-NMR);E-P是乙烯-丙烯键的二价链结构型(13C-NMR))。
参考下面的附图,将详细揭示本发明,其中:
附图1是说明衬垫怎样被附接到气囊装置的半个轴向截面视图,它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附图2是附图1所表示的衬垫的平面视图;
附图3是说明安装到仪表板的气囊装置的横截面视图。
参考附图,现在将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关于比较例子的数据在表2中表示。
衬垫10的基本构件;它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复盖气囊装置11的上表面。衬垫10包括主体13,它是通过把树脂/弹性材料的混合物模制成单层而制成的。在主体13中配置有开放的凹槽19,它允许通过气囊15膨胀时的断裂来打开上壁部分17。开放的凹槽19能够有多种形状,但通常是H形,如附图2中所示。这样的衬垫结构具有下列特征:
(1)第一个特征是:把聚丙烯(PP)与弹性材料按比率范围从60/40到40/60(按重量计)(更优选的范围是从55/45到45/35)进行混合,制造树脂/弹性材料的混合物。
用在本发明中的PP包括:聚丙烯均聚物;丙烯-α-链烯共聚物,例如:丙烯-乙烯块共聚物和混合物。在前面提到的PPS中,结晶丙烯-乙炔块共聚物是优选的。
过量的PP不仅使它难于获得柔软的衬垫主体,而且也难于获得好的抗寒冷性能(低温时的抗冲击性能)(见比较例1,6)。另外,过量的弹性材料不仅产生不足够的抗磨损性能,使得衬垫有粘性(见比较例子7),以及不具备足够的形状保持能力,而且,降低流动性,进而使它难于通过注模技术把衬垫主体形成单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合成株式会社,未经丰田合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201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移动的光导纤维显示器
- 下一篇:光拾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