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机转子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5120896.9 | 申请日: | 1995-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01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17 |
发明(设计)人: | 市川秀树;高田雅广;片平晃二;柴山贤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5/00 | 分类号: | H02K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天正,王忠忠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机 转子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电转动机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制成一个在其外园表面上具有多个槽的电枢铁芯、一个上层线圈部件和一个下层线圈部件,该上层线圈部件具有一个直的上层线圈边和一对上层线圈端部,使该对上层线圈端部在该上层线圈边的二端处进行电连接并且以一个直角从该上层线圈边处延伸,并使该对上层线圈端部在该电枢铁芯的园周方向上相对于该上层线圈边倾斜,该下层线圈部件具有一个直的下层线圈边和一对下层线圈端部,使该对下层线圈端部在该下层线圈边的二端处进行电连接并且以一个直角从该下层线圈边处延伸,并使该对下层线圈端部在该电枢铁芯的园周方向上相对于该下层线圈边倾斜;
在该电枢铁芯的一个径向上从外园表面处把下层线圈部件的下层线圈边和上层线圈部件的上层线圈边插入相应的一个槽内;以及
把由插入到其中一个槽内的上层线圈部件的上层线圈端部的一个尖端构成的一个连接器与由插入其中另一个槽内的下层线圈部件的下层线圈端部的一个尖端构成的一个连接器连接起来。
2.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把下层线圈部件插入相应的一个槽内之前把一个内部的盘形绝缘体安装在该电枢铁芯的一个轴端部上;以及
在插入下层线圈部件之后和在插入上层线圈部件之前把一个外部的盘形绝缘体安装在该电枢铁芯的一个轴向的下层线圈端部上。
3.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从一个板材料上冲压出用于下层线圈部件和上层线圈部件的预定的形态;
使已冲压出的形态的尖端弯曲一个大体上为直角的角度以形成连接器;以及
在进行弯曲以形成连接器之前或之后,使已冲压出的形态在离该尖端的一个预定距离的位置处弯曲一个大体上为直角的角度以形成下层线圈端部和上层线圈端部。
4.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形成连接器的弯曲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制成用于挟持除了下层线圈部件和上层线圈部件的尖端以外部分的板材料的上部和下部模具和一个弯曲模具,该弯曲模具在该线圈部件的一个厚度方向上对于上部和下部模具在一个与上部和下部模具中的一个的外周可滑动接触的位置处来说是相对可移动的;
在上部和下部模具中的另一个的外端表面与弯曲模具之间设置一个小于板材料的厚度的间隙;以及
通过弯曲模具的相对运动不仅挤压该尖端使之具有一个预定厚度,而且对线圈部件的尖端进行弯曲。
5.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形成下层线圈端部或上层线圈端部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制成上部和下部模具以及一个弯曲模具,该上部和下部模具用于挟持除了作为下层线圈部件的下层线圈端部或作为上层线圈部件的上层线圈端部之外的线圈部件的中心部分,该弯曲模具在线圈部件的一个厚度方向上对于上部和下部模具在一个与上部和下部模具中的一个的外周可滑动接触的位置处来说是相对可移动的;以及
通过该弯曲模具的相对运动对作为下层线圈端部或上层线圈端部的部分进行弯曲。
6.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冲压分离多个互相邻近的线圈部件和用于保持线圈部件间的距离的连接器;以及
在对尖端进行弯曲之前或之后切割分离该连接器。
7.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重复一个工序,该工序在一个预定方向上以一个恒定间距传送一个导电板并在其后切割出一个形状,该形状等于要形成下层线圈部件的一个线圈导体的一个展开体的一个边缘的形状,以得到该线圈导体的展开体,从而形成一个必要数量的展开体;以及
通过对该展开体的二个端部进行弯曲形成线圈导体。
8.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步骤:
依次地重复以下工序:在一个预定方向上以一个等于形成下层线圈部件的一个线圈导体的宽度的二倍或二倍以上的恒定间距来传送一个导电板,其后从该导电板的一个上述部分冲压分离该线圈导体的展开体,以及其后通过切割分离在该导电板的一个剩下部分的横方向上的、邻近于被冲压的展开体的端部而形成另外的展开体,从而得到必要数量的展开体;以及
通过弯曲该展开体的二端形成线圈导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装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2089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