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粘脏、防堆板、防拉毛的印刷油墨添加剂无效
申请号: | 95120935.3 | 申请日: | 1995-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98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1-03 |
发明(设计)人: | 鲁非;朱清仁;胡克良;马宏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11/06 | 分类号: | C09D11/06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祥虬 |
地址: | 230026***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粘脏 防堆板 防拉毛 印刷 油墨 添加剂 | ||
本发明属印刷材料技术领域。
彩色胶印的粘脏是印刷工业中的一大难题。一般油墨添加剂的功能主要是防止印刷过程中出现堆板、拉毛现象,及改善油墨的流动和转移性能等,而没有防粘脏功能。现有防粘脏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在油墨中加入防粘剂或同步喷粉(即物理隔离)。前者的主要成份是植物油、矿物油和粉类(玉米粉、滑石粉等),它虽然能起到一定的防粘脏作用,但同时极易造成印刷过程中的堆板、拉毛及干扰印品的色相等问题,另外它还容易造成油墨在墨斗里结膜和干燥,特别是对于高档快速的印刷设备,在承印高质量印品中,这种防粘剂已完全不能适应;同步喷粉在高档的印刷设备上已被普遍采用,它虽然克服了前述防粘剂的诸多缺点,但仍给印刷厂家带来很多难于克服的弊端。首先,大量的粉尘造成了生产车间的环境污染,昂贵的印刷设备由于大量的粉尘加速了磨损,生产线上的工人长期吸人粉尘会损害健康;其次,印品上粉尘造成了印品的光泽度下降,而对于有些需要后加工(如烫金、复膜及过油等)的印品,则需将每张印品上粉尘擦掉后,才能进行后续工序,这就大大降低了工效。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防粘脏、防堆板、防拉毛的印刷油墨添加剂,以取代传统的喷粉工艺,并保持油墨的印刷适性。
本发明防粘脏、防堆板、防拉毛的印刷油墨添加剂的配方(按重量比)如下:
材料名 重量份数
1.矿物油 55-70
2.凡士林 2-7
3.石蜡 15-20
4.含16-18碳的硬脂醇 4-12
5.硬脂酸锌 1-4
6.每个分子中含5-7个酰胺基团的改性线性聚烯烃 5-15
本发明印刷油墨添加剂的生产工艺是:按上述配方及重量比,先将矿物油加入反应釜中,加热、搅拌,到温度为50至60℃时加入凡士林,待凡士林完全溶解后,加入石蜡,当温度上升到100至105℃时,加入硬脂醇、硬脂酸锌,搅拌至溶解、最后加入改性线性聚烯烃,控制温度在140至145℃,搅拌至溶解,然后降温到130至135℃,高速搅拌20至30分钟,趁热经80目以上网筛过滤,除去杂质,降温搅拌至60至65℃,自然冷却至常温。产品为乳白色膏状体。
本发明印刷油墨添加剂配方中,矿物油为连接料,它既能将防粘材料充分溶解分散,又能和油墨很好地互溶;凡士林能使防粘剂的细腻度增加;石蜡的加入能促进改性线性聚烯烃成膜;硬脂醇、硬脂酸锌都有极性基团,使油墨和印刷纸张有一定的亲和力,而处于墨层表面分子的非极性部分又有一定的滑爽性,降低了上一张印品背面粘脏可能性;改性线性聚烯烃能在印品的墨层表面瞬间形成一种极薄的大分子滑爽膜,避免了印品的背面粘脏。
本发明印刷油墨添加剂的生产工艺,采用了连续升温、控温,分步加入各原料,其目的是为了使各种原料更好地溶解和分散,避免分相和发生氧化变色。硬脂酸锌应控制在100-105℃时加入,因为高于105℃时加入,会由于温度过高而使上述粉末原料发生结块抱团现象,影响溶解和分散。改性线性聚烯烃的搅拌溶解温度应控制在140-145℃,若高于这个温度,可能会出现氧化及颜色变深的现象,而低于这个温度又不能充分溶解和分散。本发明印刷油墨添加剂为乳白色膏状体,无毒、无味、无腐蚀性,且无任何粉粒。本品和传统的防粘剂相比,虽都是膏状体,且也都是加入油墨中起到防粘脏作用,但本品不会带来堆板、拉毛及干扰色相等弊病。喷粉工艺是一种机械物理隔离,而本品是一种物理化学作用的隔离,它是在印品的墨层表面瞬间形成一种极薄的大分子滑爽膜,既不会象前述传统方法导致印刷过程中的弊端,也不会影响油墨本身的功能。本品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只需将本品按油墨重量的百分之八至十二加入已装有油墨的墨斗中,用墨铲手工搅匀即可开机生产。印刷速度可达6000-10000张/小时,堆压3000-5000张(以125克铜板纸为例,约150-250公斤),移开放置6-10小时后即可翻动。
本发明油墨添加剂与现有技术比较,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209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金属-陶瓷复合膜的化学镀方法
- 下一篇:喷墨打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