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的方法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95190181.8 | 申请日: | 1995-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092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4-25 |
发明(设计)人: | 梅田成视;东明洋;広池彰;贝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NTT移动通信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J13/02 | 分类号: | H04J1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付建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码分多址 移动 通信 方法 系统 | ||
1.在由多个基站和至少一个移动站构成的、通过无线电信道以码分多址方案通信的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一种码分多址移动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一个或者是基站或者是移动站的站选择多个规定的短扩频码之一并且通过使用所选的短扩频码和码长度比所述短扩频码长的规定的长扩频码对将要发送的数据序列扩频来进行信号发送的步骤;和
在与所述一个站通信的或者是基站或者是移动站的另一个站从所述一个站接收数据序列并且使用所述选择的短扩频码和所述规定的长扩频码通过解扩所接收的数据序列再生扩频之前的数据序列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定的长扩频码是一个对于作为所述一个站的移动站或由作为所述另一个站的基站支持的网孔唯一的扩频码,和所述多个规定的短扩频码是对所述多个基站支持的网孔公共的扩频码。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定长扩频码是包含比特码型的比特序列,该比特码型相应于作为所述一个站的移动站的识别号码或相应于由作为所述另一个站的基站支持的网孔的识别号码。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定长扩频码是通过将一个比特码型设置到该基站或移动站的长码发生电路的移位寄存器中作为初始值,并且用所述移位寄存器移位所述初始值产生的,该比特码型相应于用于标识作为所述一个站的该移动站或由作为所述另一个站的基站支持的网孔的识别号码。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规定长扩频码的总数大于或等于在所述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内使用的移动站或网孔的总数。
6.根据权利要求1的码分多址移动通信方法,其中所述多个规定短扩频码的总数大于或等于由所述基站支持的网孔内的无线电信道的总数。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站自主地确定所述规定长扩频码,和自主地选择和分配所述多个规定短扩频码,从而满足要求的传输速率并且在由该基站支持的网孔内没有重叠分配的短扩频码。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站利用通过相乘所述选择短扩频码和所述规定长扩频码获得的扩频码扩频将要发送的数据序列,以及所述另一个站利用通过相乘所述选择短扩频码和所述规定长扩频码获得的扩频码解扩接收的数据序列。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站将要被发送的数据序列划分成多个序列,并通过分别使用所述多个规定短扩频码和所述规定的长扩频码中相互不同的码来扩频经划分得到的多个序列而将多个划分得到的数据序列发送,和所述另一个站通过使用所述多个规定短扩频码和所述规定的长扩频码中相互不同的码来解扩接收到的划分数据序列,和通过合成解扩的划分数据序列产生扩频前的数据序列。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无线电信道包括传送数据序列的控制/通信信道,和一个有利信道,其中所述数据序列用所述选择的短扩频码和所述规定长扩频码扩频,并且在有利信道中包含控制/通信扩频码的相位数据的信息是只用所述选择的短扩频码扩频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一个站的基站通过有利信道发送所述相位数据,以及作为所述另一个站的移动站根据由有利信道接收的所述相位数据,通过产生扩频所述数据序列的扩频码建立信道同步。
12.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行控制/通信信道或上行控制信道传送的数据序列使用长扩频码扩频,该长扩频码由包含分配给由所述基站支持的网孔的识别号码的数据确定,和通过上行通信信道传送的数据序列使用长扩频码扩频,该长扩频码由包含给于所述移动站的识别号码的数据确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数据表示所述规定长扩频码的相位,它确定扩频所述数据序列的扩频码。
14.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数据表示在移位寄存器中产生所述规定长扩频码要求的初始值的移位数,用于从规定初始值中产生所述规定长扩频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TT移动通信网株式会社,未经NTT移动通信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9018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