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鼓式制动器无效
申请号: | 95190825.1 | 申请日: | 1995-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07C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8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慎一;田中繁;下村定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野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D65/08 | 分类号: | F16D65/08;F16F7/1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江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器 | ||
本发明用于汽车的刹车,本发明用于轮式刹车;本发明涉及的是减小汽车刹车时发生的所谓“刹车鸣叫”的技术。
为了减小汽车刹车时产生的刹车鸣叫声(那种不悦耳的“嘎吱”声响),已经进行了很多研究,提出了不少的方案,本申请人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探求。
特开平3-288028号公报上所展示的技术即是本申请人早先的提案,为了抑制闸瓦的振动,在闸瓦的轮圈内表面通过摩擦构件安装了抑制构件。特开平1-65944号公报上所展示的技术是更旧的技术,也是与本申请人的更早的提案相当的技术,是在轮圈的内表面装上摩擦构件。
实开平3-84436号公报上所展示的技术同是本申请人先前申请的实用新型申请登记。由于在轮圈内表面上安装了压铁,抑制了闸瓦的振动。展示该项技术时,还没注意到对压铁夹进弹性构件。
在前述特开平3-288028号公报上说明的刹车鸣叫现象的分析与说明,特别是该公报上图8说明的现象(有关该申请实施例的说明),即使在以后的实验研究中也被认为是正确的。即,刹车鸣叫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闸瓦的振动而产生的,而且已知是像图27上的虚线所示的那样是闸瓦在半径方向的振动。
由上述这种技术对刹车鸣叫的改善,特别是对小型汽车在通常的城市道路上行车的情况下,这种改善达到了在实用上基本没有问题。但是,对于大型汽车,行车条件不明而且有刹车鸣叫现象发生的情况下,究其对策留下了有待研究的课题。
本发明人对关于刹车鸣叫的现象进行了观测,对观测到的内容进行了各种分析。关于振动进行了实验分析,研究了关于抑制闸瓦振动的具体方案。实验分析中用计算机画面将振动放大显示,以对应于发生音响的频率特性等的新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提出了在本申请中展示的技术,进行实验的部分与现有已知的方案相比,被证实是极其有用的。
本发明以减小刹车鸣叫为目的。本发明对各种各样的闸瓦,不是单纯的经验性的形状而是以最有效的形式,提供能够减小刹车鸣叫的技术为目的;本发明还以将使用了大尺寸闸瓦的大型车辆的刹车鸣叫声减小到实用上足够小的程度为目的;本发明并以提供即使更换制动摩擦片其性能也不变化的减小杀车鸣叫技术为目的;本发明又以廉价的添加零件来减小刹车鸣叫为目的。另外,本发明还以制止弹性体与粘结剂的劣化、制止弹性体之衰减振动机能下降,提高其可靠性为目的;本发明并在暴露于高温或激烈振动的环境下,也可提供能有效维持附加零件的振动衰减装置为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闸瓦的构成是,在安装有制动摩擦片的轮圈上,立设棒,通过弹性体将压铁安装于该棒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成环状,上述棒穿过该弹性体的中心,该棒由金属制成,所设置的压铁成环状,并将弹性体包在其内侧。
若采用上述构成,当振动构件(这里指闸瓦、鼓式制动器的后板、或车轮制动油缸等)振动时,由于在振动构件上通过弹性体安装了压铁,则压铁以低频率与振动构件相等的相位振动;随着频率增高,压铁的振动相位逐渐离开了振动构件的振动相位,当超过某一频率后其振动相位变成逆相位,即变成相差180°的相位。这些就成了弹性体变形,振动能变成热能,从而抑制了振动构件的振动。也就是为抑制振动。可以把压铁振动变为逆相位的频率设定为发生明显噪音的频率。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前述棒可为圆柱状或圆筒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前述棒上安装支承体,该支承体与该棒间至少留下一部分空隙,上述弹性体将该支承体包在其内侧,上述压铁包在该弹性体外侧。
采用这样的构造具有从支承体与棒间的空隙排放热量的优点。另外,在制动摩擦片与轮圈结合面的安装压铁位置的附近形成凹部,可以防止制动摩擦片上产生热量的直接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野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野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908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