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胎边结构改进的轮胎和由这种轮胎与一合适轮辋构成的组件无效
申请号: | 95191111.2 | 申请日: | 1995-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97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10 |
发明(设计)人: | 让雅克·德里厄;奥利维耶·米尔霍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米什兰集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15/00 | 分类号: | B60C15/00;B60C15/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邵伟 |
地址: | 法国克***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改进 轮胎 这种 合适 构成 组件 | ||
1、一种具有径向胎体加强件(1)的轮胎,该加强件在每一胎边B中环绕在至少一个胎边钢丝(2)上而构成一卷起部分(10),所述胎边的径向内表面的尺寸与安装轮辋J的支座表面大致相同,其特征在于,当装到轮辋上充气到其工作气压时,其胎体加强件(1)的子午向断面在至少一胎边B中绕过涂有橡胶混合物的胎边钢丝(2)而从所述胎边B的脚跟部伸到脚指部,该卷起部分(10)伸展在一由橡胶混合物制成的楔形断面(3)中,该楔形断面由从一位于该胎边钢丝(2)断面下方的顶点A伸出的两条边(31)和(32)界定,该条径向外边(31)与一穿过该顶点A的转动轴线的平行线相交成一向径向外部张开的锐角1,而该条径向内边(32)与所述平行线相交成向径向内部张开的一锐角2,轴向邻接胎边钢丝的断面(3)的橡胶混合物的肖氏A级硬度大于位于胎边钢丝(2)和断面(3)轴向和径向上方的橡胶混合物的肖氏A级硬度。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角1为20°-70°,而角2为0°-30°。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轴向邻接胎边钢丝的断面(3)的橡胶混合物的肖氏A级硬度至少为65。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加强胎边B的胎边钢丝(2)的径向上方顶部有一由肖氏A级硬度小于50的橡胶混合物制成的大致呈三角形的断面(7);轴向邻接断面(7)并径向邻接与胎边钢丝(2)轴向邻接的断面(3)的空间为大致呈三角形的橡胶混合物断面(6)填满,所述橡胶混合物的肖氏A级硬度也小于50。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子午向断面中大致呈圆形的带有涂层的胎边钢丝(2)可围绕其中轴线转动。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该带有涂层的胎边钢丝(2)为一涂有肖氏A级硬度最多为35的硫化橡胶薄层的抗扭的胎边钢丝。
7、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该带有涂层的胎边钢丝(2)为“辫型”胎边钢丝,即由一芯线以及缠绕在该芯线上的一层或多层钢线构成的胎边钢丝。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胎体加强件(1)的卷起部分(10)大致呈直线,其长度大致等于橡胶断面(3)的两条边(31)和(32)的长度而构成该橡胶断面(3)的径向内边(32)。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该胎体加强件(1)的卷起部分(10)大致呈直线,其长度大致等于橡胶断面(3)的两条边(31)和(32)的长度而构成该断面(3)的径向外边(31)。
10、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该胎体加强件(1)的卷起部分(10)的长度长到接靠断面(3)的全部周边而构成该橡胶断面(3)的两条径向外边和内边(31)和(32)以及与所述断面(3)的顶点A或圆心相对的边(30),所述卷起部分(10)的端部在轴向上超过两条径向外边和内边(31)和(32)的交点A。
11、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该胎体加强件(1)的卷起部分(10)的端部离开转动轴线的径向距离大于带有涂层的胎边钢丝(2)的重心离开转动轴线的径向距离。
1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它有至少一个第一胎边B,该胎边的支座向外部倾斜,该胎边的脚跟部位于轴向内部,而该胎边的脚指部位于轴向外部,该胎体加强件(1)绕过胎边钢丝(2)而从该内部伸到该外部。
1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它有至少一个第一胎边B,该胎边的支座向内部倾斜,该胎边的脚跟部位于轴向外部,而该胎边的脚指部位于轴向内部,该胎体加强件(1)绕过胎边钢丝(2)而从该外部伸到该内部。
1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它有至少一个第一胎边B,该胎边的支座有一与转动轴线平行的母线,该胎边的脚跟部位于轴向外部,而该胎边的脚指部位于轴向内部,胎体加强件(1)绕过胎边钢丝(2)而从该外部伸到该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米什兰集团总公司,未经米什兰集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9111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