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夹层结构建筑材料无效
申请号: | 95191332.8 | 申请日: | 1995-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43C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1 |
发明(设计)人: | 彼特·辛 | 申请(专利权)人: | 彼特·辛 |
主分类号: | B32B3/12 | 分类号: | B32B3/12;E04B1/74;G10K11/1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志平 |
地址: | 美国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层 结构 建筑材料 | ||
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涉及夹层结构建筑材料,尤其涉及各种建筑用夹层结构建材产品中的新型透孔芯层。
本发明的背景
夹层结构建筑材料已使用多年。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开发出由两表层夹成的蜂窝状夹芯,主要用于飞机,以便使其比实心建筑材料具有更大的相对于重量的强度的优点。现在技术上广泛使用布片、金属片和纸片,做成几何形状各异的蜂窝状芯材料。1988年,美国农业部林业局林业产品实验室编写的“木材手册:木材作为工程材料”12-2至12-8页对建筑用夹层结构技术在以往的应用情况做了综术。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夹层结构建筑材料提供新型芯层,其强度重量比要优良,价格低廉,用途广泛,使用容易获得对环境有利的原料。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为地板材料、墙壁、支柱、圆柱、横梁、托梁、桁架、拱等提供具有更大适用性,通用性的夹层结构建筑材料。
本发明概要
本发明涉及的建筑用“蜂窝”状夹层结构材料的外层用的是胶合板、金属板、塑料板,不同组分板、水泥和这些材料结合成的叠层的普通外层。表层中间的中心内芯层由芯体构成,它是由天然薄木片、木纤维或刨花用合成树脂粘结成的薄木片、刨花,做成选定的几何形状,或者通过横切竹杆,将竹子做成圆环而制成的。在装配时,这些芯体要配置在表层内,与之垂直、传统为平行或呈环绕状态,芯体配置要彼此邻接或相互靠近,使芯层呈现全面透孔结构,这些芯体要固定在外表层上,置于整体结构材料中,也可用含有散状纤维的合成树脂涂料以加强强度。芯体可由天然的或树脂粘结的薄木片制成,最好是带有等高纤维,将其做成有角的,波纹形或波形的,或将其卷成空管,再有选择地横切成条或空心圆环,并根据所需芯层厚度决定其高度。同样的,竹茎也可切成空心圆环,用作芯体,交错排列的成形长条或空心管环形成透孔或“蜂窝”状结构,并有一些或全部几何形状间隔,在装配这种建筑用夹层结构建筑材料时,将其填塞绝缘体或加强材料(轻质水泥或混凝土)。
这些制成的建筑产品质轻、结实,相当便宜,可以大幅度改变其芯体厚度、芯高度和总强度,以满足特种用途要求,它尤其适于作为改进胶合板、地板材料,墙壁、桁架、桩柱使用,也可装配到横梁、托梁、支柱、圆柱、建筑构件上。
附图简要说明
现将示出的非限定优选实例细节予以公开,并结合附图加以说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装配的一个夹层结构建筑材料单元、有部分打开的顶视图。
图2和图3是沿图1线2-2和线3-3切下的局部断面图。
图4A,图4B和图4C是根据本发明制成的呈几何形状、并装配到透孔蜂窝状芯层中的板条示意平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实例、有部分打开的平面图,示出制好的建材组件。
图6和图7是其它优选实施例的局部断面图。
较8A是一片天然薄木片在形成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几何芯体构造型过程中的顶部部分透视图。
图8B是由置入合成树脂中的木纤维制成的薄木片局部顶视图。
图9、图10和图11是由各种不同方式制成的空心木片管平面图。
图12是整个表面打孔的空心片管顶部透视图。
图13是一段竹子顶部透视图。
图14是一个套空心木管在切成芯层前的顶部透视图。
图15是成卷木薄片芯体顶部透视图。
图16是空心木片管和衬有细丝网的内外壁的横切断面图。
图17是填塞着水泥,并被圆形表层包封的空心片管圆环组成的一芯层横切局部断面图。
图18是带有一根插入实心木的、并部分塞有绝缘体的空心片管圆环组成的一芯层横切局部断面图。
图19是彼此有间隔并使各端置入一层轻质水泥中加以固定的空心木圆环芯层横切局部断面图。
图20是图19的实例垂直断面图。
图21是图5构件顶部透视图。
图22和图23分别是与图21的组件对应的组装建筑单元的水平和垂直组装件的局部主视图。
图24是一组构成拱形结构的拱形组件的局部主视图。
图25是根据本发明制出的桁架垂直断面图。
图26是图25的桁架顶视图。
最佳实例详细说明
图1-3所示夹层结构建筑材料10有胶合板上表层12和下表层14,覆盖芯层16,它由纵向成角度伸展的板条18构成,涂以树脂粘合剂20,相互粘结,并固定在表层12和14上,条18可以是天然薄木片,由木纤维或刨花用合成树脂粘结成的薄片或刨花形成,并相互交错或交叉排列,这样棱型的间隔22就使芯层16形成透孔或“蜂窝”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彼特·辛,未经彼特·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913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