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闭合输送系统无效
申请号: | 95191400.6 | 申请日: | 1995-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74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1-08 |
发明(设计)人: | 哈尔P·史密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瑟莱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美国佐***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闭合 输送 系统 | ||
相关的申请
这个申请是-1994年12月1日所提交的美国申请序号08/347,944的部分连续申请。
发明的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助于流体引入到吸引罐的内部容积(空间)的系统和使用所述系统的方法。流体这一术语意味着包括可流动固体颗粒以及液体。固体颗粒包括流体固化粉末,这些颗粒可被引入到吸引罐的内部容积中而不会飞溅和不会由于潜在生物危害从吸引罐带入周围环境而诱发污染的危险。
发明的背景
在医学领域中使用吸引罐是很普通的。内科和外科吸引的方法在现代健康护理设备内的许多应用中找到。外科和妇产科、急诊室、增强护理部门、口腔外科和普通病人治疗区域日常都需要抽吸容量。临床吸气引液的有益方面包括消除负荷、主要是液体、小的固体、有害细胞组织、粘脓性物质,以及空气泡沫或口边白沫。负荷可从对病人有害的部位被移入到适宜微生物安全接纳容器,在那里负荷可在最后消毒处理之前经受检验、测定和计量。
所有临床抽吸系统具有共同的部件。一吸引尖头,有时被称作为吸管或导管,应用于病人并经管子连接到收集容器的内侧。收集容器或吸引罐用作真空的中间源,它接收吸入物质并容许空气流出其出口孔。吸引导管或收集容器经管子连接到真空源并可使空气流过某些类型的压力调整设备。为防止流体通过排出孔被抽出而配置一流量断流阀,它是一种合乎需要的部件,可以安装该部件来减少使用者替换和因使用者错接而产品(LTS粒状吸收剂)无功能的任何可能性。
象医学界都会意识到的那样,从人体中产生的任何物质必须被看作潜在能含有并因而能传送与人体菌丛有关联的微生物(细菌)。在诸如吸收罐那样的接收容器内,如果被允许潜伏(发展),有机体物质就可用作成长基质,从而增加容器内的细菌总数。这种生成过度的程度必然取决于排空收集器之前,它被允许放置在室温下多长时间。
按照病理体部位,吸入负荷的细菌(微生物)内含物可以是十分高的并含有足够病原菌。一些脓肿(或溃疡)的细菌内含物包括梭状芽胞肝菌属、类杆菌和葡萄球菌属。呼吸道可含有链球菌属、假单胞菌属、克雷白氏(klebs)杆菌属、沙雷菌属和各种革兰氏阴性共生细菌(生物体)。女性生殖泌尿器官通道可含有类似于肠道的多种微生物的菌丛加上泡疹病毒。按照医院联合鉴定委员会(JCAH)必须把任一血液或浆液(血清)看作可能有害的并能传播肝炎病毒。即使没有足够病毒含量,但在不适当地作处理时,从人体中吸取的物质具有明显传染性潜力。
按照以上所述,现已有一些市场上可买到的材料,这些材料起到固化和消毒在吸引罐内所装有的吸引物质的作用。一种这样的产品由Isolyser有限公司在商标LTS粒状吸收剂下作为其液体处理系统而加以提供。
可惜,适用颗粒固化剂引入到真空罐的内部不是没有其自身的问题。一方面,暴露在含有潜在有害流体的真空罐的自身内部的问题意味着对医务人员的健康危害。即使没有这种危害,当根据需要放在病人附近的吸收剂容纳容器或储器到真空吸引罐和用作病人监护和控制的潜在敏感(灵敏)电子技术设备之间作传送时,各种粒状固化剂也易于溢溅出。
这种溢出在今天的具有代表性新式健康护理装置上将是不可接受的。
这样,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把适用的固化剂引入到真空罐的内部的装置而使任何潜在有害吸出物质不致偶然地被溅出。
当考虑到下列的揭示内容和所附附图,以上所述目的和另外一些目的将更易于加以理解,其中: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一在固化剂引入前,适用的真空罐和盛装固化剂容器的透视图;
图2是一与图1的盛装流体容器一起使用适用的闭合装置的平面视图。
发明的简要说明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流体引入到吸引罐的内部容积用的系统和实行这种引入操作的方法。系统和方法都包括使用具有侧壁和顶部的吸引罐。吸引罐的顶部上设有若干成形口,至少这些口之一是流体引入口。
吸引罐的流体引入口包括一由从顶部向外延伸的圆柱形导管所围住的基本上圆形开孔。此系统进一步包括一具有管状延伸分配口的盛装流体容器。分配口按照在盛装流体容器放置在吸引罐上方并与该吸引罐接触时,可越过和抓住(盖住)圆柱形导管方式来加以定径。盛装流体容器还设有一通过基本上圆形膜片与管状延伸分配口隔开的储器,膜片是经刻痕的,以致当管状延伸分配口放置在吸引罐上并与吸引罐接触时通过利用额定压力施加于盛装流体容器的圆柱形导管使膜片破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瑟莱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艾瑟莱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914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