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发生剂无效
申请号: | 95191847.8 | 申请日: | 1995-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22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洲;平田哲正;横山拓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6D5/00 | 分类号: | C06D5/00;B60R21/26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巫肖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发生 | ||
本发明涉及气体发生剂组合物,它作为安装在机动车辆、飞行器等上的用于保护人体的气袋系统的工作物质。
目前已知叠氮化钠作为气袋系统的气体发生剂。采用叠氮化钠的气体发生剂组合物在燃烧性能方面没有特别的问题,因而广泛地在实际中得到应用。但是,叠氮化钠存在实质性的不利的缺陷。例如,许多该领域的专利出版物指出其分解和爆炸的危险,也存在与重金属反应生成爆炸性化合物的危险和环境污染问题,在处理大量的叠氮化钠时这是令人担扰的。
因此,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一直在研究,即研究叠氮化钠的替代品。例如,JP-A-5-213687公开了一种含有aninoalazol和过渡金属的络合物的气体发生剂,并且JP-A-6-239683公开了一种气体发生剂,含有碳化二酰肼。这些气体发生剂改善了叠氮化钠气体发生剂的缺陷。但是,有些实际问题仍未充分解决,例如,在发生的气体里存在少量的气体组份如CO,NOx和NH3。
另外在先有技术中,大多采用物理搅拌方法混和气体发生组份、氧化剂和反应促进剂以制成作为气体发生剂组合物的最终组合物。但由粒度分散和物理混和状态引起的易燃性问题需要大量研究以求解决和获得理想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气袋的气体发生剂组合物,它改善了使用叠氮化钠的缺陷,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例如所生成气体中含有少量气体组份,另外也克服了由于粒度分散和物理混和状态造成的易燃性并提供稳定的燃烧性能。
本发明者经深入研究发现使用一种分子化合物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该分子化合物含有气体发生组份,氧化剂组份和促进剂组份,它们处于气体发生剂组合物的分子状态或一个分子中的混合原子状态。
本发明为一含分子化合物的气体发生剂,该分子化合物的每个分子中含(a)气体发生组份,(b)氧化剂组份和(c)反应促进剂组份。
优选地,该分子化合物以组合物通式(Ⅰ)表示:
M·mX·nY (Ⅰ)
[其中,M是反应促进剂组份(c),代表Al,Mg,Ca,Cr,Cu,Zn,Mn,Fe,Co,Sr,Ni或其它可以形成组合物通式(Ⅰ)的分子化合物的金属;X是气体发生组份(a),代表具有0或1个碳原子的含氮化合物;Y是氧化剂组份(b),代表NO3,ClO4,Cl,I或其它可以形成组合物通式(Ⅰ)的分子化合物的阴离子。并且,m和n是由组份(a),(b)和(c)的组合所决定的数字,通常m为1至3的数字,n为2至3的数字。]
更优选地,Y表示NO3,ClO4或其它可以形成组合物通式(Ⅰ)的分子化合物的含氧酸盐的阴离子。进一步地,该分子化合物选自下列的化合物:
Zn·2(N2H4)·2(NO3),
Zn·3(H3N2CON2H3)·2(NO3),
Mn·3(H3N2CON2H3)·2(NO3),
Mg·3(H3N2CON2H3)·2(NO3),
Mn·2(H3N2CON2H3)·2(NO3),
Ca·2(H3N2CON2H3)·2(NO3),和
Sr·1(H3N2CON2H3)·2(NO3)。
更优选地,该分子化合物是碳化二酰肼的金属络合物,另外,M是Cu,Co,Ni,Mn或Zn,Y是NO3,Cl或I,X是碳化二酰肼(CDH),n是2和m为1至3的数字。最优选地,X是NO3。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气体发生剂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作为与上述分子化合物物理混合的组份的共氧化剂,并且该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包括粘合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赛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918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