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用脱模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95192593.8 | 申请日: | 1995-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23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7-25 |
发明(设计)人: | H·R·吉利斯;P·W·麦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亨茨曼ICI化学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64 | 分类号: | B29C33/64;B29C67/24;//B29K7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元金,杨九昌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模 组合 | ||
相关申请
本申请是1994年5月19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08/245,994的部分继续申请,该申请题为“内用脱模组合物”,是1994年2月25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08/202,303的部分继续申请。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用脱模体系。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到特别适用于结构反应注射成型的内用脱模体系。
发明背景
本发明涉及可以用来制备反应注射成型的聚氨酯和聚脲泡沫制品的内用脱模体系。这些内用脱模体系在利用结构反应注射成型法(SRIM)制造成型的树脂部件方面特别有用,在该方法中将聚异氰酸酯液流与至少另外一股含有含活性氢的液体、催化剂、填料和脱模体系的液流撞击混合并转移到加热的金属模具中。在将各组分撞击混合之前先在模具中放置一个玻璃纤维板或其它结构纤维的垫层,这样所得到的部件就是增强的组合材料。SRIM在工业上用来制造高强度和低重量有重要意义的各种制品。例如,SRIM法被用于制造汽车用的内部装饰基体,例如门心板、插入式托盘、音箱外壳和坐椅底座。
用在SRIM中的聚合物体系的化学研究已得到了尿烷和尿烷-尿素聚合物,它们在注射后约40-60秒内就固化得足以脱模。SRIM设备也有了改进,使开关模具的机构也只要求约30-40秒的时间。尿烷聚合物的粘结性极好,它与金属强韧地粘合,因此必须使用脱模剂,以便能快速而容易地取出部件,而不会损伤或变形。
使用外用脱模剂是将脱模剂涂敷到模具的表面上。模具必须被脱模剂完全覆盖,一般的作法是向模具上喷涂皂或蜡的溶液或乳状液。这一步骤需要30-60秒,而且在每1-5个部件后就必须至少作一次,从而使部件至部件的循环时间增加多达50%。另外,这种持续的喷涂常常造成过量的脱模剂积累在模具表面周围区域上或模具表面本身上。在这种情况下,模具必须定期地擦拭和/或用溶剂或洗涤剂清洗。对于零件制造商来说,这样作既费时又费钱。
因此很明显,能包含在反应体系本身内的脱模剂或体系,即,内用脱模剂或体系,在排除这些困难、提高生产率和降低部件成本方面有利。已经提出过各式各样的内用脱模剂以试图解决这些问题。例如,美国专利4,546,154公开了在作此用途的反应注射成型体系中使用0.5-1.5%重量的聚硅氧烷脱模剂。但是,已发现这种材料提供的脱模次数不足以使它们适合工业应用。
某些酸,例如脂肪酸及其酯,已知能起脱模剂的作用。例如,美国专利4,098,731公开了使用饱和或不饱和的脂族或环脂族羧酸与叔胺的盐作为制造聚氨酯泡沫的脱模剂,该酸含有至少8个碳原子,脱模剂中不含酰胺基或酯基。美国专利4,024,090公开了内用脱模剂的使用,该脱模剂是聚硅氧烷和单羧酸或多羧酸的酯化反应产物。美国专利5,128,807、4,058,492、3,993,606和3,726,952也都公开了使用羧酸或其衍生物作为脱模剂。美国专利4,130,698公开了使用脂肪酸的酯,例如甘油三油酸酯、橄榄油和花生油,作为加工助剂。但是,这类体系已证实是不方便的,因为它们提供的脱模次数不充分,尤其是在SRIM体系中。
因此,可以看出,需要能提供有足够脱模次数的内用脱模体系,以便能适合广泛的商业需要。于是,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脱模次数比已知体系大得多的内用脱模体系。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特别适用于SRIM体系的内用脱模体系。
发明概要
本发明实现了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已知的内用脱模体系,尤其是在SRIM应用方面。本发明的内用脱模体系包括几种物质的组合,它们提供了增效的脱模能力,从而提供了比已知体系有改进的脱模作用。
本发明涉及内用脱模体系,该体系包括(a)一种聚硅氧烷化合物和(b)一种羧酸的胺盐。本发明还涉及包括有机聚异氰酸酯、含多个异氰酸酯反应活性基团的化合物和内用脱模体系的反应体系,该内用脱模体系含有:(a)一种聚硅氧烷化合物和(b)一种羧酸的胺盐。
本发明还涉及含有(a)一种聚硅氧烷化合物、(b)一种羧酸的胺盐和(c)一种脂肪酸酯的内用脱模体系,以及含有这种脱模体系的反应体系。
发明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亨茨曼ICI化学品有限公司,未经亨茨曼ICI化学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925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