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实制粒机无效
申请号: | 95193090.7 | 申请日: | 1995-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51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4-23 |
发明(设计)人: | C·R·芬德;M·M·汉森;O·E·汉森;T·海恩;T·M·拉森;E·尼尔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尼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12 | 分类号: | B01J2/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大鹏,林长安 |
地址: | 丹麦***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实制粒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实制粒机,它用于连续压实制粒以及能够在滚桶内供应至少一种流体的条件下同时混合至少一种粉状或糊状原料。
在许多生产或处理粉状原料的产业中,为了使这些原料减少粉尘提高它们的流动性,使它们更容易配料或者一般来说更容易处理,或者使它们具有所要求的外形,需要进行一种成粒或团块处理,通过这种处理,使原有的颗粒和/或小的团块颗粒粘合在一起,以便于较大团块颗粒的形成。在可能添加干燥的粉状组分采用糊状原料生产颗粒时,它可能也是有意义的。
采用这种加工方法的工业部分有洗涤剂行业、化肥行业和食品、饲料、烟草行业以及医药、冶金行业。
通过使用作为干燥或生产过程的一部分或作为一种预处理的各种不同的措施,以及利用自然存在或由供应适宜的液态或气态添加剂而提供的结合力可以得到团化颗粒。
正如在喷雾干燥或在流化床中后续处理时所完成的过程一样,许多种团化过程要求降低物料的粉末密度,也称为总重,它不能符合一些产品的要求,尤其是为此而增加了包装和运输费用。除此之外还有其它原因,例如洗涤剂行业的消费者倾向于使用浓缩度高的产品,而生产该种产品需要使用粉末密度相当大的组成成份。
众所周知,当按一种特定比率选择洗涤剂成份时,可以通过添加一种作为结合剂的表面活性剂对喷雾干燥处理后的粉状物料进行机械处理从而得到粉末密度较大的洗涤剂团块,这大概是由于机械处理产生了原有颗粒间的间隙空间非常小的密实团块。
公开的丹麦专利申请号1823/89中公开了这样的处理过程,在该专利申请中,计划在团化或成粒过程中,原料通过一个水平或轻微倾斜的混合滚桶,其内部设置一个带有几个径向冲击工具的中央旋转轴。该混合滚桶本身是固定的,因此原料通过该滚桶的通道只能由上述冲击工具控制。
已知有关的一些装置包括一个水平的旋转混合滚桶,滚桶内与该圆筒的轴线平行的一个搅拌轴设置在该圆筒下部的一侧,并以该滚桶旋转的方向进行旋转,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号79-23438(发布号80-116690)。所述装置用于生产表面层为水溶性磷酸的磷酸盐化肥,而最重要的工作是要在磷酸盐颗粒上分布液体磷酸。尤其是,由于混合轴只能相当慢地旋转,而且该装置的设计不能有效地控制物料在该装置中适当的停留时间及由此产生的颗粒尺寸,所以很明显这个已知的装置并不适用于目的在于获得高密度密实的团化颗粒的有效的压实制粒。另外,该装置也不适用于处理由非常小以至不能自由流动的颗粒组成的原料。
除此之外,还已知许多混合装置。在这些混合装置中,对将要混合的原料施加大的剪切力(剪切力大的混合机),而且它们还设置有一个快速旋转叶轮,如在喷射一种合适的液体时它们还可以用于进行团化处理。然而,事实上这里存在着这些装置分批操作的问题,这不能适应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在洗涤剂行业内,用于团化和压实处理的一些装置中还包括一种可以将在V-形室内的混合和叶轮的冲击结合起来的装置。然而,这些装置的压实能力并不能达到所要求的水平。
需要有一种能将下列性能或特征结合起来的制粒机:
1.连续运转
2.能够得到比使用只装有一条处理原料通道的已知装置得到的团块更为密实的团块
3.大的生产能力
4.能够得到小的颗粒尺寸分布范围,和
5.采用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加工差别很大的原料的通用性。
已经证明,能够满足要求2和4即得到颗粒尺寸分布范围小的更为密实的团块并不只是必须提供机械加工作为先决条件,即提供充分的加工能力以得到有效的压实效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必须使进行加工的原料与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团化流体非常均匀地润湿或接触。
在已知的包括一个滚桶的该类装置中,制粒流体通过喷嘴以液体或蒸汽的形式输出且后者在粉状原料上凝结,这些喷嘴设置在该装置运行过程中存在大量粉末的地方或者设置在粉末上面,适于在滚桶翻滚时向粉末层形成的表面上分布流体。由于粉末的翻转速度受到限制,则喷射或凝结在粉末物料上的液体的分布是不充分的,靠近粉末层表面的颗粒得到充分润湿,而处于粉末层深处的颗粒在到达发生润湿作用的表面层之前不得不加入由滚桶长时间旋转造成的翻滚过程。因此,已知装置在获得均匀润湿方面远远不能达到最佳条件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尼罗有限公司,未经尼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930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疗与锻炼相结合的减肥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曲度控制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