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非织造隔热纤维胎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5193110.5 | 申请日: | 1995-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46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5-03 |
发明(设计)人: | 卡罗尔E·赫茨伯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国3M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3/00 | 分类号: | D04H13/00;D04H1/5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织造 隔热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多层非织造隔热纤维胎,它包括一粘合切段纤维和切段填充纤维的混合,该纤维被成形到一多层纤维胎内,粘合纤维接着有节制地在接触点处粘合切段填充纤维,以增强多层纤维胎的结构稳定性,但允许各纤维网层在机械作用下分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非织造隔热纤维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胎包括2旦尼尔或更多旦尼尔数的切段填充纤维。
3.如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非织造隔热纤维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纤维胎包括2旦尼尔或更多旦尼尔的切段粘合纤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非织造隔热纤维胎,其特征在于,各层面具有一基本光滑侧面和一疏松纤维侧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非织造隔热纤维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胎具有一至少为2∶1的切段填充纤维与切段粘合纤维的纤维长度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非织造隔热纤维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纤维胎的单位重量隔热效率至少为15clo/kg/m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非织造隔热纤维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纤维胎的辐射参数小于约20(/mK)(kg/m3)(10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非织造隔热纤维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纤维胎的体积密度小于0.1g/cm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非织造隔热纤维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纤维胎的厚度范围为0.5左右-15c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非织造隔热纤维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纤维胎的厚度与分层前纤维胎相比增加约25-40%。
11.一种制造多层非织造隔热纤维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形成一粘合切段纤维和切段填充纤维的纤维网,以使该纤维网具有一基本光滑侧面和一疏松纤维侧面;
(b)形成一由所述多层纤维网构成的纤维胎;
(c)使所述多层纤维胎受到足够的热,以在每一层内引起粘合切段纤维与其它粘合切段纤维和切段填充纤维在接触点处粘合,并在每一层之间受到足够的粘合,使纤维胎稳定,但在纤维胎受到机械作用时允许各层分层。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网是由梳理,扯松或气流成网形成。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网是由梳理形成的。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铺层是通过交叉铺网,多道夫铺网或通过联接纤维网成形设备来实现的。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铺层是通过交叉铺网实现的。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梳理机装有一单道夫滚筒和一凝聚辊,以便为每一层提供一基本光滑侧面和一疏松纤维侧面。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是通过采用一对流炉、微波炉或红外能源实现的。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所述纤维胎受到机械作用而引起各层的受控分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国3M公司,未经美国3M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9311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脐疗药囊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扫描时序产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