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用的生面团切割及包装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193627.1 | 申请日: | 1995-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81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5-28 |
发明(设计)人: | 詹姆斯·W·芬科瓦斯凯;杰克·赖萨;罗伯特·F·迈耶;格伦·O·拉斯马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皮尔斯伯里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25/06 | 分类号: | B65B25/06;B65B5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征 |
地址: | 美国明尼***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 生面 切割 包装 装置 | ||
本发明主要涉及生面团切割及包装装置。本发明尤其涉及这样一种通用的生面团切割及包装装置:对于不同尺寸的生面团产品来说,该装置都可以以较高的速度将产品传递到相应的容器中,在处理尺寸发生变化的产品之前,该装置无需另设专门的切割及包装设备,同时也无需对原生产设备进行改装。
目前已出现一些将片状生面团切割成坯件并将生面团坯件包装进容器中的设备。授予Reid的美国专利3,427,783号就提出了这样一种生面团切割及包装装置。另外,授予Rejsa的美国专利5,247,782号则是对Reid的装置的改进。
在Reid的装置中,某一保持及释放组件位于切割组件中部的上方。保持及释放组件含有多个起保持及释放作用的端头或管体,这些端头或管体在切割及包装装置上的作用是做穿越切割板(由切割组件上的链条支承)上六角形圈或开口的往复运动。向下移动的管体会接触到滞留于切割板上六角形开口中的生面团坯件。在管体穿越切割板上的开口时,管体内的负压会将生面团坯件保持在管体上,从而使生面团坯件脱离切割组件。
管体的继续下移会使之进入切割组件下方容器的开口端。因此,管体的向下运动过程被称为包装行程。管体排气会使生面团坯件落入容器中。对管体长度的校准应使生面团坯件在包装过程开始时落在容器底部,而在包装过程结束时应使之落在容器顶端附近,直至容器被填满。
用一些上下成对、横向水平布置的链动螺钻使容器正确定位,以使容器接收生面团坯件。空容器是由第一环式输送带传递到链动螺钻的第一端的。而第二环式输送带又将填满的容器从链动螺钻的第二端移开。生面团坯件是在容器通过螺钻时落入其中的。
对切割组件的驱动是间歇式的。某一驱动电机与第一齿轮箱相连,该齿轮箱又通过某第一轴与第二齿轮箱相连。第二齿轮箱通过某第一间歇驱动机构与切割组件相连。第一间歇驱动机构使切割组件以步进方式运动,从而持续地使各个切割板在保持及释放组件下方定位。驱动电机还通过某第三齿轮箱与曲柄相连。曲柄连在保持及释放组件上,这使得管体以往复方式运动。管体的往复运动与切割组件的步进运动是同步的,因此,只有在管体未伸入或未穿过切割板上的开口中时,切割组件才可能运动。
象Reid的装置一样,Rejsa的生面团切割及包装装置也含有环式切割组件,该切割组件具有由承载链支承的多个切割板。切割板上设有多个生面团截留口。切割组件上可以安放被压辊压在切割板上的片状生面团。切割组件的节距取决于所需生面团产品的尺寸,相应的承载链也需专门设置。压辊将生面团压入切割板中,切割板将生面团片材分割成坯件,坯件被切割组件的切割板保持在其生面团截留口中。这些生面团坯件被载向含多个保持及释放端头的包装机构。
Rejsa也介绍了对Reid型装置的改进之处。借助于微处理器对伺服电机的控制,保持及释放端头或冲头可以相对于切割组件做往复式运动。当保持及释放端头下移(亦即走过包装行程)时,它们会接触到保持在切割板上截留口中的生面团坯件。
伺服电机在包装行程内的运转分为受控于微处理器的两个步骤。在第一步中,伺服电机以超越重力加速度的量值使保持及释放端头急剧加速。这一加速运动持续到保持及释放端头进入切割组件下方的容器开口端为止。在包装行程的第二步中,伺服电机使保持及释放端头急剧减速,这样便使生面团坯件从端头上分离并使之落入容器中。在包装行程第二步的最后,保持及释放端头运行已经停止,此时开始端头的回程。
对于伺服电机受控于可编程微处理器的包装机构来说,相应的生面团切割及包装装置不象Reid型装置那样需采用压力/负压吹风机来包装容器,当然也不会出现与之相伴的各种管路,管线组件乃至噪声。而且,加速及减速技术可以在保持及释放管体内不加气压的条件下实现准确的包装。
在Reid和Rejsa介绍的系统中,生面团产品的尺寸均取决于六角形开口的特定尺寸。因此,切割组件的切割板长度应随产品尺寸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需要根据不同产品的具体尺寸来确定切割组件在保持及释放端头的一个行程内所应移动的量值(或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皮尔斯伯里公司,未经皮尔斯伯里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936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