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颖化学化合物,其制备及作为药物化合物的用途无效
申请号: | 95194047.3 | 申请日: | 1995-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303A | 公开(公告)日: | 1997-06-18 |
发明(设计)人: | 拉尔夫·安德斯凯维茨;库尔特·施罗姆;厄恩斯特-奥托·伦斯;弗朗茨·伯克;阿明·富格纳;哈伯特·霍耶尔;克里斯托弗·米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林格尔·英格海姆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57/18 | 分类号: | C07C257/18;A61K31/155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范明娥 |
地址: | 联邦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颖 化学 化合物 制备 作为 药物 用途 | ||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结构式如下的化合物
国际专利WO 93/16036曾提出过所用的化合物,它被描述为LTB4-拮抗剂,适合用于相关适应症的治疗。
如已知,结构式I的化合物在治疗方面有许多用途。值得一提的应用是用于LTB4-受体对抗性质作用的疾病。尤其是:关节炎、气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牛皮癣、溃疡性结肠炎、因非类固醇消炎药引起的胃病或肠病、早老性痴呆病、休克、再灌流伤害/局部缺血、动脉硬化、多发性硬化。
新化合物也可用于治疗在细胞从血液穿过血管内皮进入组织(如转移)时具有重要性的疾病或症状,或者LTB4或另一分子(如12HETE)与LTB4-受体的组合而对细胞增生有影响的疾病或症状(如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这种新化合物也可与其他有效物质合并使用,如用于相同适应症的有效物质,或与抗过敏剂、祛痰剂、β2-肾上腺素能剂、吸入使用的类固醇、抗组胺药和/或PAF-拮抗剂合并使用。给药方式可以是局部、口服、皮肤贴用、鼻滴、肠外或吸入方式。
治疗或预防的剂量视病人的体重、以及病情特性和严重性而定。口服时剂量在10至500mg之间,最好是20至250mg之间。吸入时剂量在0.5至25mg之间,最好是2至20mg之间。新化合物可以按一般剂型给药,如片剂、糖衣丸、胶囊、粉剂、粒剂、液剂、乳剂、糖浆、吸入剂、软膏、栓剂。以下实施例说明一些给药剂型的配制。剂型实施例1、片剂
成分:
本发明有效物质 20重量份
硬脂酸 6重量份
葡萄糖 474重量份
将各成分以一般方法制成500mg的片剂。必要时,有效物质含量可提高或减少并同时相对减少或提高葡萄糖的含量。2、栓剂
成分:
本发明有效物质 100重量份
粉状乳糖 45重量份
椰子酯 1555重量份
将各成分以一般方法制成1.7g重的栓剂。3、吸入用粉末
将5mg微细有效物质粉末(结构式I的化合物;颗粒大小约为0.5至7μm),填入硬凝胶胶囊,必要时还可加入微细颗粒的乳糖。使用一般吸入器,如DE-A 3 345 722所提出的,吸入粉末。
新化合物与已知的LTB4-拮抗剂相比较,具有令人惊异的更高的有效性,如鼠耳上LTB4-引起的嗜中性白细胞聚集的研究结果所说明。得到的0.05mg/kg的ED50值远低于类似结构化合物所得之值。
新化合物可按一般方法制备:方法1
催化氢化下式偕胺肟:
反应是宜于在极性溶剂,如乙醇、冰醋酸或二甲基甲酰胺中,在室温至最高60℃的温度及5巴以下的常压下进行。催化剂可用阮内镍或铂。
原料用偕胺肟可通过适当的腈和羟胺反应而制得。方法2
化合物I也可由已具有脒基的部分结构制备而成。
使式III的化合物和式IV的酚进行反应,或者使式V的酚与式VI的化合物进行反应。
(其中Y=卤素,最好是氯、溴;-O-SO2-R2;其中R2=烷基,芳基)
反应是在极性溶剂,如乙腈、二甲基甲酰胺及乙醇中,于60至120℃温度下,并有碱,如甲醇钠或碳酸钾存在下,而进行的。
烷基基团R2通常是具有6个以下C原子的基团。芳基最好是苯基或甲苯基。
以下将详细说明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实施例实施例1
将110.0g(4-{3-[4(1-甲基-1-苯基乙基)-苯氧基甲基]-苄氧基}-苯基)-碳乙酰肟(carbaldoxim)-氢氯化物(可由(4-{3-[4-(1-甲基-1-苯基乙基)-苯氧基甲基]-苄氧基}-苯基)-腈与盐酸羟胺和碳酸钠在沸水-乙醇混合物(1∶7)中反应制得)与2100ml甲醇,并加入一匙阮内镍,在室温下氢化约3小时。催化剂被吸滤而除去,以硅藻土过滤溶液。蒸馏掉甲醇,将残留物放入2000ml乙酸乙酯,各以500ml的水萃取两次。蒸馏掉乙酸乙酯。残留物由300ml乙醇再结晶。将产物溶于200ml热乙醇中,放置一夜使慢慢冷却至室温,吸滤出结晶,以50ml冷乙醇洗涤,并干燥。
产物:69g;熔点1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林格尔·英格海姆公司,未经贝林格尔·英格海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940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