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接触型IC卡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5194296.4 | 申请日: | 1995-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73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7-19 |
发明(设计)人: | 津守昌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2D15/10 | 分类号: | B42D15/10;G06K1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天正,张志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ic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接触型IC卡,特别是涉及非接触型IC卡的结构及制造非接触型IC卡的有效方法。
背景技术
新近,非接触型IC卡业已当作票券卡用于滑雪坡道的升降机,以及当作票券卡和通行卡用于火车或公共汽车,抑或用作管理股票的标签。其中的数据可以在任何时候在勿需将卡取出而插入比如查票门处的读卡装置的情况下内加以识别和改写。
这类非接触型IC卡(以下称为IC卡)的基本结构如图14(a)及14(b)剖面图所示。亦即,如图14(a)所示,IC卡是这样构成的,将装有电子部件及天线线圈202的基片201装配在碟形树脂盒203c内,且树脂盖体203d或其类似体盖住盒顶部。另一种办法是,如图14(b)所示,IC卡是这样构成的,把相当于卡大小的制成的树脂垫片203e装配在树脂膜片203c上,再将装有电子部件及天线线圈202的基片201嵌入垫片内,用树脂体203d盖住顶部。
一般说,由此构成的IC卡不包含作为电源的内装电池。1C卡210所需电源是这样获得的,即当携卡人通过靠近放置在比如滑雪坡道处的查票门的查票检验装置时,天线线圈202便接收查票检验装置中发射器所发射的电波,且基片201上的电子部件检测得此电波以使电容充电。利用这种电源,使半导体器件(比如作为电子部件的内装微计算机)得以驱动,以便改写收票数据或类似数据,并将结果发射到查票检验装置,这样由查票检验装置鉴定IC卡的使用情况,只让经检查合格的人或物通过,或者引到预先规定的去向。
如上所述,由于数据识别能以非接触方式、即利用电波按双向通信方式加以实施,所以在任何时候,当携卡人通过查票门时都不必取出卡210而插入查票检验装置,查票检验时间可以缩短,延误得以缓解。由于这些优点,从现在起,这种卡将普及推广到种种领域,例如高速公路上的收费检验等。
希望这种IC卡变得更普及,这种IC卡常常是用过后就被扔掉。因此,就必须低成本大批量地生产这种卡。但是,按图14(a)及14(b)所示的制造方法,在大批量地生产、成本及性能方面,都还有问题。
亦即,按图14(a)及14(b)所示的普通制造方法,其问题在于,难以相对于盒或垫片使盖体203d进行定位,致使其生产率低下,而且这种卡由于其盖体203d移动而易于改型。此外,还有问题是卡容易损坏,其原因在于当用户将卡放在他的裤袋时,由于外来应力施于卡210上,使其盖体等弯曲,卡中的电子部件或连接部分受到损坏,或者由于天线线圈202因受震而移动,致使引线断损。
图15-18表示普通非接触型IC卡的另一个例子。图15是普通非接触型IC卡的顶视图,图16是普通非接触型IC卡的透视图,图17是表示盖体正要放置在普通非接触型IC卡内的卡体上时状态的前视图。
在附图中,参考号121是指非接触型IC卡。在非接触型IC卡121中,其IC芯片123包含有为达到种种目的所需的电路(比如微处理器或存储器),该IC芯片焊接在组件基片122的上表面,组件基片122由引线124连接到天线线圈125。然后,将组件基片122装配在卡基片121a的上表面。环状天线线圈125用于通过电波向外部及由外部向卡内传送数据,该天线线圈125基本上沿着卡基片121a上表面外周边印制成。组件基片122定位在卡基片121a天线线圈环125之内,比如在卡基片121a的中心附近。当组件基片122由引线124连接到天线线圈125之后,如图17所示,盖基片121b已预先在对应于IC芯片123及组件基片122部位处做成相应的凹槽,将该盖基片121b粘结在卡基片121a上,这样便构成非接触型IC卡121。
但是,当非接触型IC卡121被(随身)携带时,例如此时装在人们的裤袋里,只要此穿裤人改变他的姿势,弯曲应力便加在非接触型IC卡121上,图18是说明这种状况的示意图,因此普通非接触型IC卡会变弯。由于非接触型IC卡121很薄,而且构成IC卡121的卡基片121a与盖基片121b往往用软材料比如塑料做成,当弯曲应力加到一定程度时,卡就会如图18所示变弯,特别由于IC卡中心部位受到集中的弯曲应力,且IC组件正好位于IC卡中心部件,故IC组件就易于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罗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942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药理活性的肼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反差介质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