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增强昆虫防治的基因修饰的昆虫病毒和化学、生物学杀虫剂的混合物无效
申请号: | 95194976.4 | 申请日: | 1995-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906A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22 |
发明(设计)人: | B·C·布莱克;C·F·库克尔;M·F·特里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国氰胺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3/00 | 分类号: | A01N63/00;//;5300;4734;4336;3752;37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章呜玉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增强 昆虫 防治 基因 修饰 病毒 化学 生物学 杀虫剂 混合物 | ||
发明的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昆虫的杀虫剂组合物,其包含用于增强昆虫防治的基因修饰的病毒和化学、生物学杀虫剂的混合物。
发明的背景
防治侵害市售谷物的害虫已是各种处理的主题。化学杀虫剂已被广泛使用,但是它们的使用上引起了各种关注。除了无益的靶昆虫类外,化学杀虫剂还可影响有益的昆虫类。昆虫有获得对这些化合物的抗性的倾向,因此需要发展新的化合物。化合物在使用后可在环境中持续一段时间。
在减少化学杀虫剂使用的一项努力中,利用昆虫特异性病毒攻击幼虫阶段的昆虫,昆虫特异性病毒包括DNA和RNA病毒。DNA病毒包括昆虫痘病毒(“EPV”)和杆状病毒科的诸如核型多角体病毒(“NPV”)、颗粒体病毒(“GV”)和杆状病毒亚科(Baculovirinae)的无包含体杆状病毒(“NOB”)等。 RNA病毒包括披膜病毒、黄病毒、微小核糖核酸病毒、胞浆多角体病毒(“CPV”)等。双链DNA病毒的亚科真杆状病毒亚科(Eubaculovirinae),包括两属,NPV和GV,它们对于生物学控制特别有用,因为它们在其生活周期中产生包含体(“OB”)。
NPV的例子包括舞毒蛾NPV(吉普赛蛾NPV)、苜蓿银纹夜蛾MNPV、Syngrapha falcifera NPV(芹菜尺蠖NPV)、海灰翅夜蛾(Spodoptera litturalis)NPV、草地夜蛾NPV、甜菜夜蛾NPV、棉铃虫NPV、甘蓝夜蛾NPV、枞色卷叶蛾NPV、粉纹夜蛾NPV、Helicoverpa zea NPV,等等。GV的例子包括苹果小卷蛾GV(苹果蛾GV)、大菜粉蝶GV、粉纹夜蛾GV,等等。NOB的例子为Orcytes rhinoceros NOB和玉米夜蛾NOB。昆虫痘病毒的例子包括西方五月鳃角金黾子EPV、桑红缘灯蛾EPV、飞蝗EPV、迁徒蚱蜢EPV、沙漠蝗EPV、埃及伊蚊EPV、淡色摇蚊EPV,等等。
已有400余株杆状病毒分离株被描述存在于无脊椎动物。苜蓿银纹夜蛾多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是杆状病毒科的原型病毒,有广泛的宿主范围。AcMNPV病毒最初分离于苜蓿银纹夜蛾(A.cal.),一种鳞翅目的夜蛾(其成年阶段是夜蛾),通常称作苜蓿尺蠖。这种病毒感染鳞翅目昆虫中的12个科、30余个种。但不知是否大量感染该目之外的任何种。
杆状病毒(例如AcMNPV)的生活周期包括两个阶段。生活周期的每一阶段以病毒的一种具体形态为代表:无包含体的胞外病毒颗粒(“ECV”)和包含体病毒颗粒(“OV”)。胞外和包含体病毒形式有相同的基因组,但显示不同的生物学性质。病毒的每种形态的成熟均由各自的病毒基因指导,有些基因对每一形态是独特的。
人们发现,多病毒颗粒以其天然存在的昆虫感染形态包埋在称作包含体(“OB”)、也称作多角体包含体(“PIB”)的次晶蛋白质基质中。由蛋白质组成的病毒包含体称作多角体。多角体蛋白,其分子量为29KD,是主要的病毒编码的病毒包含体的结构蛋白(相类似地,GV产生OB,后者主要由颗粒体蛋白而非多角体蛋白组成)。
病毒包含体是天然杆状病毒生活周期的重要部分,它在易感性昆虫种间提供水平传递(昆虫至昆虫)方式。在环境中,易感性昆虫(通常为幼虫期)从污染的食物源(如植物)摄食病毒包含体。结晶包含体在易感性昆虫的肠中解离,释放出感染性病毒颗粒。这些多角体衍生的病毒(“PDV”)侵袭中肠组织细胞,并在其中复制。
据信,病毒颗粒通过胞吞或融合作用进入细胞,病毒DNA在核孔或核内脱壳。在6小时内检出病毒DNA复制。感染后约(“p.i.”)约10-12小时,通过胞外病毒(“ECV”)从细胞表面出芽而使继发感染曼延到其它昆虫组织。病毒的ECV形式与病毒在感染昆虫个体内细胞向细胞的扩散有关,也与细胞培养物中的传递感染有关。
在感染周期后期(感染后12小时),在感染细胞中可检出多角体蛋白。直至感染后18-24小时,多角体蛋白才在感染细胞的核中装配,病毒颗粒则包埋在蛋白质组成的包含体中。当细胞裂解时,病毒包含体在4-5天中大量积聚。这些多角体在幼虫感染的扩散方面无活性作用。ECV散布在受感染的幼虫体内,导致幼虫死亡。
受感染的幼虫死亡时,无数多角体保留在分解的组织中,而ECV被降解。当其它幼虫暴露于多角体(如通过摄食污染的植物或其它食料)时,该周期则重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国氰胺公司,未经美国氰胺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949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取代的二环庚二酮衍生物和除草剂
- 下一篇:吸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