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连接件无效
申请号: | 95195497.0 | 申请日: | 199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50C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08 |
发明(设计)人: | C·H·维特勒;小H·C·摩尔;D·A·格里斯马勒;小R·N·怀特曼;M·D·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特克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38 | 分类号: | H01R12/3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巍,王忠忠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连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电缆用的电连接件,本发明特别涉及具有与电缆中的导线连接的接线端的电连接件。
EP-A-0203793号专利公开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电连接件,它包括两排接触件,该电接触件主体位于绝缘件的相对侧,所有电连接件位于公共的外壳内部,并且包括其接线端上设有接线部,该接线端朝向外壳的开口侧延伸,靠近上述开口侧的一排接线端的长度小于另一排接线端的长度。在US5129840号专利中,该电接触件靠近,并且相互交叉。上述电接触件在它们相互交叉通过的位置较薄从而可避免它们交叉接触。
另一种公知的电连接件包括3排电接触件,该电接触件具有错开的接线端,并且将每一排中的电接触件移开或倒置,从而一排电接触件移动到相对另一排电接触件错开的位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连接电缆用的电连接件,用不同形状的多个电接触件来连接电缆。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电连接件,它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部的两排电接触件,每个电接触件包括主体,该主体从对合面外的对合接触部延伸至外壳中的电缆连接部处的接线端,位于两排电接触件中的主体之间并且将该两排电接触件中的主体分开的绝缘件,位于绝缘件一侧的相应电接触件上的接线端较短,而位于绝缘件另一侧的相应电接触件上的接线端较长,两排接线端朝向外壳中的共用开口侧延伸,该开口侧靠近包括用于构成相应导线的末端的较短的接线端的一排电接触,在与导线连接期间上述较长的接线端支承于外壳上,上述较短的接线端支承于绝缘件上,上述电接触件固定于绝缘件上以便形成装配件,该装配件用于在将导线与接线端连接之前装配于外壳中。
根据本发明,电连接件包括固定于绝缘件相对侧的两排接触件,该两排接触件用来装配成插入绝缘外壳中的装配件,上述电接触件成对设置,每对电接触件中的接触部相对设置并跨过绝缘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位于相应的成对的接触件上的接线端沿横向相互错开,并且沿前后方向相互错开。上述结构的优点在于接线端紧靠在一起从而可与下述的电缆中的导线相连接,该导线并排紧靠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一些电接触件中的接线端跨过绝缘件并且与剩余的电接触件上的接线端一起与下述的电缆中的导线相连接,该导线并排紧靠布置。上述结构的优点在于装配件包括绝缘件,位于该绝缘件两侧的电接触件和下述的接线端,该接线端跨过绝缘件从而成组地与电缆中的导线相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用于装配于绝缘外壳中的装配件包括绝缘件和具有不同形状的多个电接触件,从而无需下述的外壳,该外壳形成有接纳不同形状的电接触件的不同形状的通道。
下面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描述,其中:
图1为电连接件的等角图,其中的部件相互分开以表示具体结构;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倒置的等角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电连接件的剖视图,其中的部件装配在一起并与电缆相连接;
图4为一对接线端的正视图或侧视图,该对接线端与它们在图1~4所示的电连接件中所处的状态相同;
图5为装配于盖中的电缆中的多根导线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电连接件中的绝缘件和电接触件,其局部剖开,而另一局部分开以表示具体的结构;
图7为第1排电接触件的平面图,该电接触件呈坯件形状并且处于形成用于图1所示的电连接件中的形状之前的状态;
图8为第2排电接触件的平面图,该电接触件呈坯件形状并且处于形成用于图1所示的电连接件中的形状之前的状态;
图9为图8所示的第1排和第2排电接触件的等角图,该电接触件形成预定形状。
参照图1和2,电连接件1包括绝缘外壳2,按两排布置的多个电接触件3,该电接触件位于绝缘件6的相对侧4,5,这些接触件3用于形成装配件7,该装配件7插入外壳2中的装配件接纳腔8中,以及用于将外壳2的开口侧盖住的绝缘盖9。上述腔8与开口侧10连通。每一排中的电接触件3具有不同的形状,并且沿横向相互错开。位于绝缘件6的前嵌合端处的具有较大深度的嵌合电连接件接纳口11用于与图中未示出的另一嵌合电连接件相嵌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特克公司,未经惠特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954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