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力-容积式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95196210.8 | 申请日: | 1995-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654A | 公开(公告)日: | 1997-10-29 |
发明(设计)人: | 彼得·L·墨菲;特里·H·所罗门 | 申请(专利权)人: | 储热器产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G6/00 | 分类号: | F03G6/00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晓舒 |
地址: | 澳大利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力 容积 发动机 | ||
1.一种热力-容积式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用于输送基本可压缩流体的连续流体通道,所述连续流体通道具有彼此流体连通的传热装置和流动转换装置,所述流动转换装置用于将流体通道中的可压缩流体的流动转换成动力,所述传热装置包含具有较高熔化潜热的第一相变物质并用于从外部热源吸热,在使用中,第一相变物质从外部热源吸收热因而将所述相变物质的一部分熔化,然后相变物质的所述部分凝固,放出潜热,被所述可压缩流体吸收,使所述可压缩流体膨胀,从而使所述可压缩流体在流动转换装置中流动,提供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容积式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与传热装置和流动转换装置流体连通的冷却装置,以便所述可压缩流体在被传热装置加热之前可被所述冷却装置冷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力-容积式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与流动转换装置工作连接并与传热装置、流动转换装置和冷却装置流体连通的泵,在使用中,流动转换装置的运动驱动所述泵,从而将可压缩流体泵入所述连续流体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热力-容积式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是容纳具有较高熔化潜热和较低熔点的第二相变物质的第一蓄积器,在使用中,所述可压缩流体的热可被所述第二相变物质吸收,因此将冷却的所述相变物质的一部分熔化。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热力-容积式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用于从外部热源吸热的收集器,所述收集器与传热装置热传导连通,在使用中,由收集器吸收的热可被传给包含在所述传热装置中的第一相变物质,其中,该相变物质中的一部分熔化。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热力-容积式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转换装置包括:
一用于容纳所述可压缩流体并与所述传热装置流体连通的腔;
一与所述腔可运动连接的流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腔中可压缩流体的流动推动所述流动结构运动,以便提供动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力-容积式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结构包括一对与一个轴连接的轴向间隔开的转子,其中,所述流动转换装置包括一个与所述传热装置流体连通的涡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力-容积式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开的一对转子在它们之间限定一个所述腔的基本密封的部分,在使用中,所述可压缩流体被喷入到所述腔的所述部分,并且所述可压缩流体与转子摩擦接触,从而使它们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热力-容积式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转换装置包括:
一用于输送所述可压缩流体的弹性管,所述管与所述传热装置流体连通;和
一接触装置,所述装置与所述弹性管工作接触,其中,所述可压缩流体在所述弹性管中的流动推动所述接触装置运动,以便提供动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力-容积式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装置包括一旋转结构,所述旋转结构至少有一个与共心轴连接的滚子,在使用中,所述至少一个滚子可以与所述弹性管接触,并且可压缩流体在所述弹性管中的流动使所述至少一个滚子运动,并旋转所述旋转结构,所述旋转结构便可以提供动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力-容积式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结构具有两个以上的滚子,所述滚子围绕所述共心轴,并与所述轴旋转连接,在使用中,在任何时候,至少一个所述滚子与所述弹性管接触,其中,在所述弹性管中的可压缩流体的流动确保在所有时间所述旋转结构均旋转。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力-容积式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装置包括一对由一共同的共心轴连接的旋转结构,每一旋转结构具有至少一个用于与一对弹性管中之一相接触的滚子,其中,在任何时候至少所述滚子中的一个滚子与所述弹性管中的一个管子接触。
1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热力-容积式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装置包括:
一用于在所述传热装置中输送所述可压缩流体的第一管;和
一包围所述第一管一部分的壳,所述壳容纳有与所述第一管接触的所述第一相变物质,在使用中,潜热可经由所述传热装置的所述第一管,从第一相变物质传给所述可压缩流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储热器产品有限公司,未经储热器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9621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硫氮共渗新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产钼圆片的粉末冶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