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防雾镜无效
申请号: | 95200114.4 | 申请日: | 1995-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236139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9-25 |
发明(设计)人: | 顾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虹 |
主分类号: | G02B5/08 | 分类号: | G02B5/08;G02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防雾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镜子,特别是一种可在有水蒸汽的场合自动防止镜面凝结水雾的镜子。
在已有的靠电加热的防雾镜当中,加热方式为电热丝加热,电路的通断由人为来控制,这样加热效率不高,且需要人工干预,给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电热防雾镜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雾镜,当镜面有水雾时,其可自动接通电源,使镜面加热,当镜面无雾时,其可自动切断电源。其加热方式为电热膜加热,以提高加热效率和均匀度。自动防雾镜还有过热保护功能,当镜面温度达到最高的允许值时,能自动抑制温度的进一步升高。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防雾镜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镜正面探头布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器的内部电路图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如图1、图2所示,自动防雾镜,包括有镜面(1)、电热膜(2)、控制器(3)、探头(4)、指示灯(5)、热敏电阻(6)、电源插头(7)构成。电热膜(2)贴在镜(1)背面,其电极M与控制器(3)的电源引出线j相联后直接与电源插头(7)相联,电极N与控制器(3)的引出线h相联,电热膜(2)上装有与电极M、N平行的电极U、V。指示灯(5)为发光二极管,接在电极U、V两端,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接在离电热膜电极M近的电极上,如图1所示,接在电极U上。控制器(3)贴在电热膜(2)上,并引出有插头(7)以接通电源。热敏电阻(6)与控制器(3)的引出线f、e相联,并紧密地贴在电热膜(2)上。探头(4)为一任意形状的平整金属片,紧密地贴在镜面被电热膜(2)加热的区域,并与控制器(3)的引出线p相联。
如图3所示,控制器(3)由内部电路、引出探头、引出热敏电阻及外壳组成。内部控制电路包括有开关电路S1和过热保护电路S2两部分组成。开关电路S1可包括有整流桥D、单向可控硅T、三极管T1、T2、电阻R1、R2、Rc、Rp、稳压管Dz1、Dz2、探头引出线p连接组成。整流桥D的输入端h与电热膜Rz的N端相联,另一输入端i与电源输入端r相联。单向可控硅T跨接在整流桥D的正负输出端de之间,三极管T2、T1分别与电阻R1、R2串联后亦跨接在de之间,在可控硅T的控制极c与整流桥D的负输出端e之间跨接有稳压管Dz1,三极管T2的基极b与e之间跨接有稳压管Dz2,三极管T1的基极a与e之间跨接有电阻Rc,T1基极a串电阻Rp后联接探头引出线p。
过热保护电路S2包括有三极管T3、T4、电阻R3、R4、R5、R6、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电解电容C1、C2、稳压管Dz3、Dz4及二极管D1组成,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Rt即图1中的热敏电阻(6)。稳压管Dz3、Dz4,电容C1、C2,电阻R5、R6,二极管D1组成一个稳压源,其输入端j与电热膜Rz的M端相联后与电源相联,输出端k与e间跨接有串联的电阻R4、Rt,三极管T3与电阻R3串联后跨接在ke之间,T3的基极f接在电阻R4、Rt之间,三极管T4的基极g与T3的集电极相联,T4的集电极与开关电路S1中可控硅T的控制极c相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虹,未经顾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01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短锯齿大切深型金刚石圆锯片
- 下一篇:家用组合体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