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儿童蹬被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95200352.X | 申请日: | 1995-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230921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7-10 |
发明(设计)人: | 黄鲁;汪宗辉;刘书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K7/24 | 分类号: | G01K7/24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合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23003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儿童 报警器 | ||
本实用新涉及温度检测技术。
有关儿童睡觉时蹬被报警的专利技术,已有许多,其技术方案一般是设置一个固定的报警温度,也有利用双感温元件,根据温差来报警的。设置固定温度报警的,必须采用双掷电源开关,这使得报警器的体积偏大;采用双热敏电阻的桥式电路温差报警的,因为采用的热敏电阻的离散性大而难于调试;采用水银导电表作为温度传感器的,体积大,安全性也不佳。还有的技术方案所要求的温敏元件是难以实现的。总之,已有技术存在的最大缺点是没有设置将人体及周围物体对温度传感器的影响的隔离,因而导致漏报和误报,使准确性差,加之体积大而重,功耗高,使之实用性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蹬被报警器的缺点,设计一种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漏报,误报率小,能实用的儿童蹬被报警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之。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型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见附图1,是由测温支路①,峰值保持电路②,比较电路③,音响电路④和电源⑤组成的,其详细结构是:
电路(1)、(2)、(3)、(4)依次从正电源串联到地,在电阻(4)的A点电位加到二极管(5)正相端和运放(11)的负相端,二极管(5)串联电容(6)到地,按钮开关(7)联在电容(6)两端,运放(8)联接成电压跟随器方式,其输入接电容(6)输出至电阻(9)、(10),串联分压后加至运放(11)的正相端,运放(11)的输出加至IC音乐片(12)的触发端,音乐片(12)正反输出端接压电呜片(13)的两极,电源(14)正端接至电阻(1),负端接至电阻(4),电容(6),按钮开关(7)以及电阻(10)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电阻(1)、(2)、(3)、(4)组成测温支路①,其中(2)是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1)、(3)为碳膜电阻,用于隔离报警内部电路板的热量传送到热敏电阻(2)上,A点电位值反映了当前环境温度;二极管(5)、电容(6)和运放(8)组成峰值保持电路②,其输出经电(9)、(10)分压设定了C点位,即动态地设置了报警相对温度;运放(11)比较A点当前温度和C点报警温度设置值,这构成了比较电路③,运放(11)的输出控制IC音乐片(12)的触发,音乐片(12)与压电蜂呜片(13)组成音响电路④。本实用新型的电源(14)供电,电源使用两只1.5伏钮扣电池,电压2~3伏即可。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其结构是在长方体,顶部呈弧形的塑料外壳(15)上,有一个内壁为铜箔(16)的敝口槽(17),电阻(1)、(2)、(3)组成的感温电阻(18)放置在敝口槽(17)内,外壳(15)上开有出音孔(19),以及按钮(20)和四个对称的安装孔(2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当测温支路的环境温度恒定或上升时,峰值保持电路输出B点电位等于测温支路A点的电位(当前温度)比较器(11)输出为低电平,不触发IC音乐片(12),报警器处于监测状态;当环境温度缓慢下降至另一温度时,峰值保持器输出B点电位大于当前温度A点电位,但是同时由于保持电容(6)通过二极管(5)反向电阻缓慢放电使得B点电位也缓慢下降,经过一段时间后B点电位又成为新的峰值。就是这一特性,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误报率降低。如当儿童在被子中翻身,使得报警器的测温环境稍有改变,但不会报警。当儿童蹬被后,由于环境温度的急剧下降,使得当前温度A点电位小于报警设置值C点的电位,比较器(11)输出高电平触发音乐片(12)发出报警音乐,当大人被音乐声吵醒时,立即按下报警器上的按钮开关,音乐声即停止。大人帮儿童盖好被子,可再继续睡觉。
本实用新型上的四个孔洞,便于系上腰带或布兜,可系在儿童的腹部,当儿童蹬被后发出音乐片声,音量适中,可以唤醒大人而不会吓着儿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室温低于20℃时报警。
本实用新型突出的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报警的准确性高,结构简单,易于批量生产,这实用性强。本实用新型的塑料外壳呈流线型,最大尺寸不超过38×32×7mm3重22克,工作在监测状态时耗电低于15微安,使用两只钮扣电池可以连续工作3个月以上,是一种实用、方便的儿童蹬被报警器,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幼儿园。
附图说明:
(1)、(2)、(3)、(4)、(9)、(10)——电阻,
(5)——二极管,(6)——电容,(7)——按钮开关,(8)——运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03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