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健身踢踏音乐台无效
申请号: | 95200697.9 | 申请日: | 1995-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219531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2-07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文炳 |
主分类号: | G10H1/00 | 分类号: | G10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明贵 |
地址: | 06265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健身 踢踏 音乐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踢、踏、蹬、捣的方法产生音乐的乐器,属于G10G1/00类。
在中外乐器中,有弦乐是靠拉、摁产生音响和旋律;管乐是告吹、摁产生音响和旋律;弹拨乐是靠打、拨、弹、摁产生音响和旋律;键盘乐是靠用手指弹产生旋律;打击乐是靠打、敲产生音响和旋律。
总之是靠嘴、手,特别是手指来完成演奏。如果用脚踏、脚踢、脚蹬、拳捣的方法演奏乐器。会使演奏颇有刚劲和朝气并使演奏与舞蹈、健身相结合,这就开拓了用手舞足蹈的办法演奏音乐,并填补了用脚踢、踏、拳捣产生旋律的空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健身踢踏音乐台,它能用手舞足踏的办法产生音乐的旋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健身踢、踏音乐台,包括电子琴线路及音箱和电源,其特点是:21块低、中、高音踏板及中间的无音站台所构成的跳台,其音名划分成七组,中间有七个台筋隔开,在每个台筋边缘处竖起1个产生‘本音和弦’和‘半音和弦’的踢拨球。
所述低、中、高音踏板,是通过每个踏板下方的两个凸柱分别装入与底板的两个带有周肩的凹槽相配合,并通过套于周肩及凸柱上的螺旋弹簧撑起踏板,控制踏板与底板的限位间隙是螺钉。
所述踏板控制电子琴电路发生音响,是由导线传输信号。这是通过踏板下方接触片与底板上左右两触点电接通。
所述产生‘本音和弦’与‘半音和弦’的踢拨球是通过其下部轴心带有向侧面弯孔的圆柄;套以圆柱状的螺旋弹簧杆,其下端装于底部有凹槽葫芦状弹簧杆座零部件的上部,并通过上端绳卡(钢珠)与下端绳卡(顶丝)将限位绳(钢丝)绷紧。
所述踢拨球下方的弹簧杆座与踢拨杆螺纹联接;踢拨杆的上部和下部为圆柱状凹槽,中间有隔层其中心开小孔,其上部凹槽装有螺旋弹簧,通过上方压板及穿过的钢丝限位,钢丝上卡在压板上方;钢丝的下卡为螺栓状并是直接拧入半球体的上部,踢拨杆置于半球体上;半球体上部与球套动配,其下部凸柱与底板凹槽的凸台上下相对并同轴,通过套以方形管弹簧撑起半球体,并起定位作用。
所述踢拨球向前摆动时,置于球体下部前方的触点与底座上的接触环电接通;当踢拨球向后,左、右三个方向摆动时,半球体下方的后触点,左触点、右触点分别与接触环电接通。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健身踢踏音乐台是一个集健身、舞蹈、音乐为一体的文体器材。从健身角度台面可设计成颗粒状,在跳奏中能进行足底按摩;由于站在台上演奏要用脚多方位的踢、蹬、踏板和踢拨球,故腰、腿、躯干、头都要活动配合,如果蹲在跳台上演奏用手捣踏板和拨踢拨球,是腰部,手臂运动。
从舞蹈角度讲,要踢踏出乐曲来必须要跳,跳是曲谱指挥,自己伴奏的踢踏舞。
从音乐的角度来说本跳台有21块踏板,向外踢是本音从低音到高音的和弦。向左右踢和向内勾是本音升半音或上音降半音,从低音到高音的和弦。音域和踏板、踢拨球布局,适合于踢、踏、蹬、捣、拨、勾等动作可以演奏一般曲子。
通过上述,本实用新型会使演奏颇有刚劲和朝气,使演奏与健身舞蹈相结合,从而开拓了新的演奏方式填补了用手舞足蹈产生音乐旋律的空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健身踢踏音乐台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的A-A断面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B-B断面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踢拨球下方球体断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踢拨球下方球体顶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底板支撑座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踢拨球向前倾时,模拟开关电路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踢拨球和后、左右倾斜时模拟开关电路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健身踢踏音乐台包括电子琴线路及音箱1和电源2及电源插头201,通过压线环3上的背带耳环301,穿过背带101将音箱1和电源2系穿在音乐台的外侧。共21块,包括有低音踏板4中音踏板5及高音踏板6,其音名划分成七份,中间有七个台筋801隔开,在每个台筋边缘处竖起七个产生‘本音和弦’和‘半音和弦’的踢拨球9。
跳台中央为无音站台7,和台筋801及底板8制成一个整体。中央无音台站7也可单蚀存在与台筋801及底板8分开。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七个踢拨球9的俯视投影所标注的标记“▲”指向,表示了踢拨球9向外摆动为“本音”中、高、低相同的音符混合发出“和弦”声;如标记的指向表示向后、左右摆动为本音低、中、高升半音或其上音降半音的音符发出“和弦”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文炳,未经胡文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06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