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零件接脚成型机之排装电子零件进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00752.5 | 申请日: | 1995-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234680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洲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洲城 |
主分类号: | H05K13/02 | 分类号: | H05K13/02 |
代理公司: | 三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成明新 |
地址: | 510089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零件 成型 进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零件接脚成型机的排装电子零件进料装置,适用在排装电子零件,而能将排装的电子零件直接送入电子零件接脚成型机中成型者。
在过去,电子零件接脚成型机的使用是相当的普遍,而其种类亦相当的繁多,然电子零件接脚成型机之共同缺点是:只能处理散装的电子零件,而无法处理排装的电子零件。对整体之自动化而言利用排装之电子零件远较散装之电子零件省时,相对的,亦能降低其成本,故如何能设计出一能处理排装电子零件之电子零件成型机,为目前所急需解决之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时,成本低的电子零件接脚成型机之排装电子零件进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一C形凸轮与凸椿带动一行星轮,行星轮之轴上套设一小齿轮,小齿轮与一大齿轮吻合,大齿轮轴侧旁设有一固定杆,大齿轮之轴上套设有四个小齿轮,小齿轮的外侧设置有二块相对的进料导板,后端设有下料盘及止档片;进料导板的内侧开设有导槽,而进料导板的另一端利用螺栓螺合在固定杆上,另进料导板上方设有一固定轴,固定轴上套设二个压擎体,压擎体是一前端较小、后端较大之中空圆体,其较大端环设有一凹槽,较小端压擎在进料导板上,压擎体较大端之凹槽正对着大齿轮轴上之小齿轮。如此,当星形轮转动时,将带动小齿轮转动,而将电子零件之接脚两端斩断,并将该电子零
件送入下料盘中。而完全排装电子零件进料之工作。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为电子零件接脚成型机之立体图。
图2为排装电子零件之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侧面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置入排装电子零件之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送料之动作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送料时之立体图。
首先参阅图1所示,是一电子零件成型机之立体图,该图包括了一般的电子零件接脚成型机与本产品,其中:(6)为固定杆,(18)为大齿轮轴,(12)、(13)为进料导板,(29)为固定轴,(16)、(17)为压擎体,(19)为止挡片,(20)为下料盘,(21)为控制箱,(26)为废料收集箱,其中进料导板(12)、(13)内可置入如图2所示之排装电子零件(此处以电阻代表),本产品整体之结构请参阅图3所示。
如图3所示:其是利用一马达(22)带动齿轮(28),齿轮(28)并经由链条(23)之传动带动齿轮(11),该小齿轮(11)是套设在轴(30)上,轴(30)的一端是固定在隔板(24)上,而其另一端是接一辊轮(25),该辊轮(25)上设有一C形凸轮(1),而C形凸轮(1)之缺口设有一凸椿(2),另有一星形轮(3)是设在C形凸轮(1)的上方,该星形轮(3)连接有轴(31)至隔板(24),该轴(31)并套设一小齿轮(4)。
上述之小齿轮(4)吻合一大齿轮(5),该大齿轮(5)是连接到大齿轮轴(18),前述之大齿轮轴(18)则固定有四个小齿轮(7)、(8)、(9)、(10),而小齿轮(7)、(10)的外侧设置有二块相对的进料导板(12)、(13),该进料导板(12)、(13)的内侧并开设有导槽,而进料导板(12)、(13)的另一端利用螺栓(14)、(15)螺合在固定杆(6)上,该固定杆(6)呈微微的倾斜,而使进料导板(12)、(13)亦呈倾斜状,以利排状电子零件之置入。
另进料导板(12)、(13)上方设有一固定轴(29),固定轴(29)上套设二个压擎体(16)、(17),该压擎体(16)、(17)是一后端较小、前端较大之中空圆体,其较大端并环设一凹槽,而该压擎体(16)、(17)的较小端是压擎在进料导板(12)、(13)上,较大端之凹槽则正对着小齿轮(7)、(10);而使小齿轮(7)、(10)不受其影响,而能正常转动;而在小齿轮(7)、(8)、(9)、(10)后端设有下料盘(20)及止挡片(19),而能使电子零件由小齿轮(7)、(8)、(9)、(10)送至下料盘(20)时不至掉落。
继续参阅图4并配合图3所示:当马达(22)转动时,将使齿轮(28)带动链条(23),而使小齿轮(11)转动,同时带动轴(30),而使辊轮(25),C形凸轮(1),凸椿(2)转动,因凸椿(2)的设置,将使行星轮(3)呈间歇性转动(转动的速度依行星轮的齿数而定),当行星轮(3)转动时,将使小齿轮(4)跟着转动,由于小齿轮(4)是吻合于大齿轮(5)上,故将带动大齿轮(5),而使大齿轮轴(18)及其上所固定之四个小齿轮(7)、(8)、(9)、(10)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洲城,未经李洲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07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