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脂肪吸除器无效
申请号: | 95201275.8 | 申请日: | 1995-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219093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2-07 |
发明(设计)人: | 宋业光;张新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业光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小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冯士蓉 |
地址: | 10004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脂肪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脂肪吸除器。
目前国内使用的脂肪吸除器,其吸引头粗大、顶端尖锐,侧吸孔边缘锐利,对组织损伤大。术中出血多,术后血胂、麻木、凹凸不平等并发症较多,甚至有术中误入腹腔,造成多处肠穿孔严重事故。因此使用这种器械是不安全。另外所述器械没有专用的吸引器、使用普通医用吸引器负压太小,抽吸速度慢,并加重组织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人体创伤小、使用安全,能避免各种术后并发症的脂肪吸除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脂肪吸除器是根据它的工作对象——人类皮下脂肪的组织结构特点及满足吸脂手术的要求而设计的。脂肪细胞是人体高度特化的细胞。它有制造、储存、分泌脂类的功能。人体脂肪沉积部位的脂肪细胞,脆浆中有大量的脂滴,细胞膨大易碎,细胞间的联系松弛,成团状附着在纤维细胞组成的纤维隔上。只要有足够的负压,不需要刮匙作用,就能将脂肪细胞团吸除而留下纤维隔、尤其不会损伤较大的纤维隔及行走于其中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因此对人体创伤小,使用安全,避免了各种术后并发症。这就是本脂肪吸除器的基本原理。
所述的脂肪吸除器由吸引头和吸引器组成,所述的吸引器为强力负压吸引器,它由贮液瓶、防溢瓶、防溢阀、溢出报警器、过滤器、真空控制阀、流量控制阀、真空泵、脚踏开关、手动开关和控制板组成,所述吸引头通过导管与所述贮液瓶连接、所述防溢瓶上设有防溢阀,所述贮液瓶和防溢阀之间用导管连接,防溢阀和过滤器之间用导管连接,过滤器通过导管与真空泵连接,真空控制阀和流量控制阀设置在过滤器和真空泵之间的导管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提供的脂肪吸除器对人体创伤小,使用安全快速,术中出血少、术后无血肿、麻木、凹凸不平等并发症,并可吸除浅层脂肪,术后效果好,且不易复发。
图1为本实用新型脂肪吸除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脂肪吸除器中的吸引头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脂肪吸除器主要包括由套管11和手柄12构成的无创吸引头1和由贮液瓶2、防溢瓶4、防溢阀3、溢出报警器6、过滤器5、真空控制阀8、流量控制阀7、真空泵10、手动开关9、脚踏开关和控制板(图中未示)构成的吸引器。所述吸引头1的套管11较细,它由外径3-6mm不锈钢制成。为适应临床手术的需要、可作成粗细不同的系列,如外径3mm、4mm、6mm的一套,套管11外表面如镜面光滑,顶端钝圆,长度在200mm-400mm之间(粗的长些、细的短些)。距顶端10mm处开三个成品字形或倒品字形排列的侧吸孔13,吸孔13为狭缝状、其边缘圆滑无刃。以上这些设计都是为了能无创、高效地施行吸脂术。手柄12表面滚花,为使吸引头的重心在手柄上,便于操作,手柄应有一定重量,因此采用不锈钢制作,手柄12与侧吸孔相对的一面做一凹陷15、以指示侧吸孔13的方向并容纳拇指。手柄12末端车成细波浪形。与10mm的连接软管14密闭相连。
所述的吸引器为强力负压吸引器,其中贮液瓶2和防溢阀3之间、防溢阀3和过滤器5之间,过滤器5与真空泵10之间通过导管连接起来。而真空控制阀8和流量控制阀7设置在过滤器5和真空泵10之间的导管上,本实用新型脂肪吸除器使用220v/50Hz电源,要求在流量为120L/分钟时,真空度接近一个大气压,使贮液瓶2中的能在25摄氏度时沸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业光,未经宋业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12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中轴三级变速器
- 下一篇:多用刺绣挂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