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铅坠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01741.5 | 申请日: | 1995-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214087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2-06 |
发明(设计)人: | 孙泽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泽清 |
主分类号: | A01K95/00 | 分类号: | A01K95/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学敏 |
地址: | 150030 黑龙江省哈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钓鱼用的鱼坠,具体为一种用铅金属制做的铅坠。
目前所有钓鱼用的鱼坠都是一个偏圆的,在横向上通过园心有一穿鱼线的孔,在线的端头系有鱼钩,在线或鱼钩上系有鱼饵,现在的鱼饵多由槽体组成,由于鱼坠在深水中水面上的风一吹动,水底下的鱼坠就移位,移位后的鱼坠就与鱼饵相互脱离了,从而鱼来吃鱼饵时,就很少有咬钩的机会。
本实用新型中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深水中能牢牢地抓住泥土,而鱼饵与鱼钩牢牢地在一起,鱼咬钩的机会,效率大大提高,又不能产生移位现象,水面上的风吹动,水下的鱼坠也不动的铅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坠体上有一穿线的通心孔,在坠体上有圆锥形状的柱体、坠体、通心孔、柱体为一体,坠体为圆柱形或棱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沉在水中时能牢牢地抓住泥土,水面上的风吹动鱼线时,不产生移位,使鱼钩与鱼饵牢牢地在一起,鱼咬钩的机会,效率大大提高,造型美观,结构简单,节省钩鱼部件,可以取消原来的鱼杆鱼坠和爆炸钩上用于固定饵料的弹簧件 鱼坠既可作坠头又可托带饵料,运用柱体爪子的功能,将饵料握在鱼坠成蛋圆型,减少操作环节,省饵料,不损杆,甩竿远,准确性好,便于调整,不缠钩,稳定性好,命中率高。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主视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侧示图。
1-坠体、2-柱体、3-通心孔。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
在坠体上有一穿线的通心孔,在坠体上有圆锥形状的柱体、坠体、通心孔、柱体为一体,坠体为圆柱形或棱形,本实用新型的材料为软铅,在水面上有风吹动时,靠鱼线的拉动、坠体上的锥形状的柱体会产生变形,而更牢牢地抓住泥土,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还有:减少操作环节,原来的坠钩分离,单独保管,拆装复杂不便,本实用新型鱼坠可与爆炸钩预先联成一体,使用时只须用连接环挂于海竿线上即可,拆装方便,使用简单,便于保管,甩竿远,准确性好,由于坠、饵料合为一体,形成一个中心,因此在甩竿时,减少了阻力,不仅抛得远,而且预定目标也比较准确,省饵料,不损竿,用此种鱼坠上的圆柱即爪固定饵料,效果好,不易散,可比原爆炸钩的弹簧固定饵料节省四分之一,重量减轻,使竿稍的负荷减小,对保护鱼竿特别是手海两用竿的竿稍大有益处,便于调整,不缠钩,采用这种鱼坠,用连接环挂钩,可任意调整或更换钩的大小、长短和数量,同时,由于去掉了固定饵料的弹簧,因此一般不缠钩,稳定性好,命中率高,几个坠爪(圆柱)分布均匀,抛入鱼池落地,饵料自然散落后,即保证有数个爪(圆柱)着地,稳定性好,即使在5、6级大风天钩坠也不移位,不回线,待鱼上钩后挣扎时,运用坠爪(圆柱)着地的阻力,自然将钩咬死,命中率高;一般不会因误提竿而跑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泽清,未经孙泽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17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