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短锯齿大切深型金刚石圆锯片无效
申请号: | 95201809.8 | 申请日: | 1995-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235886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9-25 |
发明(设计)人: | 汤东华;邓诗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D1/04 | 分类号: | B28D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11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锯齿 大切深型 金刚石 圆锯 | ||
本实用新型系一种适用于花岗岩类高硬度脆性材料在大切削深度(以下简称“大切深”)条件下完成切断作业的金刚石圆锯片(以下简称“锯片”)。
在许多花岗岩类高硬度脆性材料制品的加工中,由于对锯路平直度与切断表面质量要求较高,通常选择直径为350~800mm金刚石圆锯片在一次走刀中完成大切深(≥40mm)的作业方式。在这种作业中,大切深带来了相应增大的切削力,切削力的增大又引起锯片变形,从而导致切断质量下降,废品率上升。为降低大切深作业中的切削力,在现行的上述类型的加工中,只好采取较低的进给速度与其配合。但过低的进给速度,使得合理的磨粒切削深度不能维持,造成锯片钝化、金刚石出刀不良,因而切削力不仅不能降低,反而上升。如此矛盾与恶性循环作用,造成许多锯片性能恶化,半途而废无法使用。
为解决上述难题,通常的做法是从改进金刚石圆锯片的结合剂、金刚石配方与增大锯片基体刚性入手,而对于锯齿的形状和尺寸,却未予重视,基本上是遵照GB11270金刚石圆锯片的有关规定。所以,至今在运用于大切深条件下作业的锯片技术,未能有所突破。
本实用新型特征在于采用不同于GB11270规定范围内的形状与尺寸,而采用短锯齿大锯齿间隔的形状与尺寸。锯齿长度为10mm≤L2≤32mm,锯齿间隔系数为0.5≤K≤2.0。这就从根本上减小了切削力,从而解决了由于大切深引起的弊病,开拓了提高此类锯片质量的一个新途径。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基本原则为:
(1)L2≤32mm。(在GB11270规定中,对于直径为350~800mm宽水槽及窄水槽两类锯片的L2均规定为40mm)。(2)将锯齿间隔系数K定义为,K应大于GB11270所规定的相应尺寸的数值。(其中Z为锯齿数)。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锯片及其工作示意图。
图2为按GB11270规定的窄水槽锯片及其工作示意图。
两图中,D——锯片直径
L2——锯齿长度
1——锯齿
2——基体
3——工件
从图1与图2比较中可看出,两种锯片在相同工作条件下,由于锯齿形状和尺寸不同,本实用新型锯片(图1示)的瞬间锯齿工作长度明显地小于GB11270所规定的锯片(图2示)的锯齿工作长度,因而切削力可大幅度减小。以直径为400mm锯片为例,按GB11270规定计算其窄水槽与宽水槽的K分别为0.122与0.31,而按本实用新型设计原则取L2=20mm,则窄水槽与宽水槽的K分别为1.24与1.62,后者明显地大于前者。
按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锯齿可焊接在相应尺寸的现行的窄水槽或宽水槽的锯片基体上,实现了两种形式锯片基体的兼容性,为生产提供了方便性。
对于同一直径锯片来说,由于采取短锯齿,其工作寿命有所降低,但是这一新问题可以通过增加锯齿深度加以补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18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