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齿轮预啮合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02219.2 | 申请日: | 1995-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270647Y | 公开(公告)日: | 1997-1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克;任淑红;张春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市石油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B60K17/00 | 分类号: | B60K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啮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动装置,尤其适用于柴油机起动器的齿轮预啮合装置。
现有柴油机起动器齿轮啮合装置有两种:一种为动啮合,即输出齿轮先转动再伸出,在高速转动时与柴油机大齿圈相啮合,对大齿圈产生强烈冲击,若两轮齿相抵,输出齿轮的强行伸出,使两齿轮端面在极大的比压下滑动,致使大齿圈经常损坏,造成大量的人、材、物浪费;另一种为静啮合,即输出齿轮先伸出,两齿轮完全进入啮合后再转动,但当两轮齿相抵不能进入啮合,齿轮不转动,此情况下重复操作多次也不能完成起动过程,对于在紧急情况起动舰艇、船舶可能危及船只及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输出轴与输出齿轮同步伸出,达到要求的行程再转动,确保输出齿轮与大齿圈正确进入啮合的齿轮预啮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按下列方式完成的:
起动柴油机时,压力流体由该装置的入口进入活塞腔推动活塞移动,带动输出轴及输出齿轮同步伸出,如遇两轮齿相抵,输出齿轮可相对输出轴后退一段距离,并在输出轴上的非自锁螺旋花键作用下旋转一个角度,直至进入啮合,当输出轴达到行程要求,活塞腔与该装置的出口相通,压力流体进入起动器主管路的压力开关的遥控口,打开主压力管路,起动起动器的动力部分,实行对主机的起动,完成起动过程后使该装置活塞腔卸压,在复位弹簧作用下,输出轴缩回,完成一个起动循环。
该齿轮预啮合装置的输出轴与输入轴采用了复合支撑结构,并采用超越离合器,使其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工作可靠、强度高等优点。尤其是输出轴上采用了非自锁螺旋花键与输出齿轮相配合,使输出齿轮能够迅速准确地进入啮合,对柴油机起动速度快,起动过程可靠无误,确保舰艇、船舶在紧急情况下起动主机。保证人身及船只安全。该装置的使用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由于采用预啮合形式,在静态下使两齿轮进入啮合,不损伤大齿圈,避免了人、材、物的大量浪费,该装置的使用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壳体,2.输入齿轮,3.输入轴,4.离合器弹簧,5.主动牙轮,6.被动牙轮,7.输出轴,8.轴承,9.轴承,10.活塞,11.复位弹簧,12.推力弹簧,13.输出齿轮,14.卡环,15.定位螺栓。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控制压力流体进入该装置的入口。推动活塞10向右移动,带动输出轴7伸出。输出轴7上的输出齿轮13在推力弹簧12作用下靠在卡环14上与输出轴7同部伸出。输出轴7与输出齿轮13之间的螺旋花键为非自锁螺旋,若遇两轮齿相抵,输出齿轮13在柴油机大齿圈作用下可相对输出轴7后退一段距离并转过一个角度,直至进入啮合。当输出轴7达到所需行程,压力流体由出口到达主管路的压力开关阀打开主压力管路,使起动器动力部分转动,带动输入齿轮2转动,输入齿轮2带动输入轴3转动,输入轴3一端支承在壳体1上,另一端支撑在输出轴7的中心孔内。输入轴3通过其中部的花键带动主动牙轮5转动,主动牙轮5由其端面齿与被动牙轮6端面齿啮合带动被动牙轮6转动,主动牙轮5在离合器弹簧4作用下始终靠向被动牙轮6,被动牙轮6外圆的花键与输出轴7内孔的花键配合,并可相对滑动,带动输出轴7转动。工作过程中,超越离合器由输入轴3中部的大于超越离合器内孔直径的凸台实现轴向限位,使输入轴3的轴向合外力为零。输出轴7一端通过轴承8,活塞10支撑在壳体1上,另一端通过轴承9支撑在壳体1上。由此构成输入轴3与输出轴7的复合支撑结构。当柴油机起动后,其大齿圈带动输出齿轮13超越转动,这时主、被动牙轮相对转动实现超越保护。控制压力流体使活塞腔卸压,在复位弹簧11的作用下,输出轴7缩回,带动输出齿轮13与大齿圈脱离啮合,完成一个起动工作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市石油机械厂,未经烟台市石油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22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