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秧机无效
申请号: | 95202745.3 | 申请日: | 1995-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213419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1-29 |
发明(设计)人: | 郑天赐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天赐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代理公司: | 湛江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庞爱英 |
地址: | 5243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秧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一种插秧机。
目前,插秧机有各式各样,如专利86208295机动插秧机,本人曾申请的专利91202312.0插秧机,结构较复杂,不够轻巧、省力、插秧不够均匀,易损伤秧苗,不多受用户欢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秧机,轻巧、省力、插秧深度均匀,不易损伤秧苗。
本实用新型由传送带、传动箱、机架、秧插、秧齿、轮子组成,传送带(1)由传送带轴(2,3)支承传动,传送带(1)上装有植播好的秧苗块,起动轮(4,5)装在整机前面与地接触,起动轮(4,5)通过齿轮带动装在传动箱内的轴(6),轴(6)通过齿轮带动轴(7),轴(7)通过链齿带动轴(8),轴(8)通过齿轮带动传送带轴(2);轴(6)通过齿轮带动轴(9),轴(9)通过链条带动轴(15),轴(15)通过锥齿轮传动轴(16,17),轴(16,17)上的平移轮使传送带(1)左右平移;轴(15)通过链齿带动轴(18),轴(18)通过锥轮带动轴(19),轴(19)通过凸轮、弹簧、键控制平移轮(17);轴(6)通过齿轮带动轴(9),轴(9)通过链齿带动轴(10),轴(10)通过链齿带动轴(11),轴(11)通过链齿带动轴(12),轴(12)通过齿轮(23)带动齿条(13),使装在秧插(20)上的定位器(21)定位,秧插(20)内的扶秧插(24)装有弹簧,秧插(20)装在机架上,齿轮(23)通过齿条(13)使秧插(20)升降,扶秧插(24)亦升降,秧齿(22)装在机架上,秧齿(22)上开有齿片,齿下焊有弹簧圈(23),各传动轴装有轴承。
本实用新型比较轻巧、省力、秧插内装有弹簧,扶秧插上装有弹簧,不会损伤秧苗,秧苗碰到硬坯不下地,植入泥中深度均匀,植得牢,不倒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秧插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秧齿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传动图。
本实用新型传动箱、各传动轴上的齿轮、轮子(4)、齿条、机架等可用塑料制成,各传动轴、秧插(20)、秧齿(22)、定位器(21)待可用钢材加工成,传送带(1)、弹簧圈、轴承、链条等可购到。如图1所示,传送带(1)上放置秧苗,秧苗送到秧齿时,8棵秧苗从秧齿(22)的开口送至秧插(20),秧插(20)内的扶秧插扶住秧苗,植入泥土中。起动轮(4)与地接触,当用人力畜力拉动插秧机时,起动轮(4)转动,带动传动箱内各轴转动,从而送秧、植秧;并可将发动机(柴油机)装在车架上,驱动起动轮(45)。
如图2所示,秧插(20)的半圆筒形开口部分(c)装有扶秧插(24),扶秧插(24)的顶部装有弹簧(a),与半圆筒形部分(c)的顶部接触,扶秧插(20)的顶部的两个“[”形插脚上装有弹簧(b),秧插(20)的半圆筒形开口部分(c)前面装有弧形导轨(d),可使扶秧插(24)的两插脚分开,松开秧苗。扶插(20)的横架上装有定位器(21),当定位器(21)拨开插管(25)停止运动,秧插(20)仍可前进5-7厘米。如图1、图4所示,起动轮(4、5)前方装有方向轮(26),上方装有扶手(28),秧插(20)后方装有支承轮(27),当插秧机要在硬地上行走时,放下支承轮(2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天赐,未经郑天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27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