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碗杯真空成型模具无效
申请号: | 95202803.4 | 申请日: | 1995-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215983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2-27 |
发明(设计)人: | 叶昌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昌吉 |
主分类号: | B29C51/10 | 分类号: | B29C51/10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穆魁良 |
地址: | 台湾省桃***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真空成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型模具,特别是一种方便碗杯真空成型模具。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工作的快节奏和卫生观念的改变,各种方便碗筷,免洗餐具正以惊人的速度随着快餐业及方便食品的发展而发展。而方便餐具中的碗杯类的成型模具如图1和图2所示,它有一个固定的上模1和一个可移动的下模2构成,固定的上模1有一内凹的模面11,模面11上设有和气室4相贯通的气道12,而活动模2具有与上模1内凹模面11形状相吻合的外凸体21,通过上下模的闭合及气道12对闭合后的模腔的抽真空作用,而将发泡膜5吸贴在模面11处,以达瞬间成型碗杯状制品51的目的。
从模具的结构及其成型出的制品来看,碗杯制品餐具51的底部为一具有较大接触平面的环面511,由于该环面的内侧具有与成装盛介质直接接触的较大的内凹平面,即具有导热快、导热面积大的问题,因此,用这种结构碗杯盛装较烫食物成汤汁时,会很烫手的。而且,这种大环平面的底部是不便端拿握取的,在置放在桌面时也不太平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将杯碗底部挤压成型出便于端拿的,且具有很小受热面的带有外凸环边的方便碗杯真空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它由一个具有内凹的模面的固定上模和一个具有外凸体的可动下模构成,在上模上开设有和其外部气室相通的气道,在固定上模中部有一孔,孔内活动穿设有中心模杆,中心模杆上开设有数个贯通的气道,中心模杆的杆头部与上模的孔沿的其余内凹部分拼构成一内凹模面,在杆头部的与孔套插的周边有一外凹的环槽,在真空吸附及中心模杆的沿孔的往复移动下,使夹置在上下模之间的发泡膜片破挤压出带有外凸环边的方便碗杯来。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
第1:由于外凸的环边与碗杯的受热面相接触的截面积很小,故其导热量有限,再加上外凸环边下凸长度较长并具有内外两个较大的散热环面,因此,盛放高热汤水时其内部热量不易传到环边上,特别不易传到人手握拿的环边的下部,故不会烫手。具有很好的隔阻热传导的作用。
第2:外凸环边的设置减小了碗底部与置放面的接触面积,它比具有环平面的现有方便碗杯来说具有放置平稳,不易倾歪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是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实现的:
图1是现有方便碗杯的成型用模具的结构剖面图。
图2是用图1所示模具成型出的现有方便碗杯的结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合模前的动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合模后的动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合模后成型时的动作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开模的动作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成型出的方便碗杯的结构剖面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3至8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由一个带有内凹模面11的固定上模1和一个与固定上模1相开闭的带有外凸体21的移动式下模2构成,在固定上模1的对应于内凹模面11处开设有与外部气室4相贯通的气道12,其特征在于:在固定上模1的内凹模面11的底部开设有一通孔13,在通孔13中活动插配有移动式的中心模杆3,中心模杆3的下部杆头部31与开有通孔13后的固定上模1的其余内凹模面拼组成一带有外凹槽34的成型模面11,外凹槽34开设在杆头部31与通孔13动配的周边部位,在杆头部31上开设有与外部气室4相贯通的抽吸气道33。参见图3和图6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还在于:
固定上模1是由固定的带有中部通孔13的定模部分和沿中部通孔13往复移动的中心模杆3拼构组成的一个具有内凹的拼行模面11的组合模,外凹槽34是一个周边环槽或是由相间隔外凹部分构成的环形齿槽,纵向的抽吸气道33对称开设在中心模杆3的移拉杆32和带有定位环沿35的下部杆头部31两者所形成的环台部分周圈的。参见图3和图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图3至图8所示
成型前,上下模1和2处于图3所示的开启状态,中心模杆3处于提起状态。然后将成型的加热过的发泡板坯5放入可移动的下模2上并使下模2上移。参见图4,当下模2与上模1闭合后,发泡板坯5则以软柔状态包复夹持在上下模所形成的碗状模腔中。然后通过气道12和33的真空抽吸,将坯料板5整个紧密贴合在模面11的内表面。以瞬间成型出如图5所示的平底状碗杯51来。然后通过驱顶机构使中心模杆3下移并挤压碗杯的平底部,使其成型为如图6和图8所示的带有外凸环边512的碗杯来。最后开模并取出制品。如图7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昌吉,未经叶昌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28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流清污器
- 下一篇:改良构造的密闭式开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