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双锁联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03346.1 | 申请日: | 1995-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218686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翰 |
主分类号: | B62H5/00 | 分类号: | B62H5/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李新林 |
地址: | 7316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联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车锁类,特别是一种前、后车锁同时动作的自行车防盗用锁具。
目前,国内自行车通常为车锁分离,需另行购锁安装,尽管锁的种类很多,但其锁定方式大都为锁车轮或锁车把。锁车把的车锁一般结构较复杂,操作也较烦琐,所以多见于锁车轮,尤其是锁后轮。锁于后轮,如将后轮挂离地面,即可推走自行车,因此自行车被盗的现象时有发生,于是有些人便购双锁,将前、后车轮分别加锁或将自行车链锁于其它非移动物上以加强防范,这样便难免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自行车一体,前锁车把、后锁车轮、双锁联动的自行车防盗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双锁联动装置由前锁和后锁两部分组成,后锁为现有技术,只是将其锁舌形状稍加改进,改进后的锁舌上连接一联动前锁部分,该前锁部分直接设计安装于三角架横梁与改进后的后车架斜管内,位于后车架斜管内的传动杆下端处开有孔,后锁的锁舌通过后车架斜管穿入此孔,传动杆与横梁中的锁杆由三角密闭盒内的联接片连接,联接片在传动杆的带动下,可围绕转动轴转动一定角度,三角架车头套管上开有锁孔,位于车头套管内的前叉竖管和车把竖管上也开有相应的锁孔。锁杆在后锁锁合时,由后锁的锁舌带动传动杆,使传动杆的底端落入后锁锁口,与此同时,传动杆带动联接片转动,将锁杆推入车头套管、前叉和车把竖管的锁孔中,以达到双锁联动的目的。
由上述方案设计安装的双锁联动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奇、防盗性能强;前锁结构安装在自行车车架内部,隐蔽可靠;双锁联动,同时上锁、同时开启,使用方便;该装置在制造自行车的同时,一次设计完成,车锁一体,不必再买锁安装,方便了用户。
图1为双锁联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双锁联动关系的示意图;
图3为双锁联动装置应用于坤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放大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该双锁联动装置由前锁和后锁两部分组成,后锁为现有的半圆弧推出锁,只是将其锁舌形状稍加改进,改进后的锁舌13上连接一联动前锁部分,该前锁部分直接设计安装于三角架横梁1与改进后的后车架斜管2内,后车架斜管的改进即将原有自行车的后车架斜管略加长,伸过三角架后斜梁3与其交结处焊接,其上端部与横梁1焊接,交汇处为三角密闭盒4。位于后车架斜管2内的传动杆5的下端处开有孔,后锁的锁舌13通过后车架斜管2穿入此孔,传动杆5与横梁1中的锁杆6由三角密闭盒4内的联接片7活动连接,联接片7在传动杆5的带动下,可围绕转动轴8转动一定角度,三角架车头套管9及位于其中的前叉竖管10上开有圆形锁孔,车把竖管11上开有长形锁孔,便于车把的升降,三角架横梁1接近锁孔处设有锁杆6的偏心定位孔12。锁杆6在后锁锁合时,由后锁的锁舌13带动传动杆5,使传动杆5的底端落入后锁锁口14(见图2),与此同时,传动杆5带动联接片7转动,将锁杆6推入车头套管9、前叉10和车把竖管11的锁孔中,以达到双锁联动的目的。
图3、图4中,表示出双锁联动装置应用于坤车的结构。在坤车两斜梁15、3的交汇处焊有锁座16,设计有双锁口14的链锁17固定在锁座16上,锁杆6安装在前斜梁15中,链锁锁舌13穿过前斜梁15直接与锁杆6连接,省去了联接片7和传动杆5,其它结构与联动关系与上述同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翰,未经张志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33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