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苍蝇诱捕器的主体机构无效
申请号: | 95203447.6 | 申请日: | 1995-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214744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敦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 |
代理公司: | 福建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27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苍蝇 诱捕 主体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苍蝇诱捕器的主体机构。
专利号为91223171.8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苍蝇诱灭器的执行机构,其主要缺点:一是苍蝇随滚筒进入容器后仍有机会逃离;二是溺死在容器水中的苍蝇时间长了易发臭,而且不卫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苍蝇诱捕器的主体机构,它在传动机构的驱动下,能可靠地完成苍蝇诱捕工作。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予以具体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构造示意图(图中拆去箱式容器、苍蝇收容室及苍蝇笼的右侧板)。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苍蝇诱捕器的执行机构,包括开口朝上的箱式容器1,和经两端支轴2铰接于容器左、右侧板3,10上的由传动机构驱动的滚筒4。容器的左、右侧板分别位于滚筒两端面的旁侧、容器的前遮板5的上边缘部6位于滚筒的前侧边,滚筒的表面涂有诱引液,其特征在于:1)滚筒表面周围铰接有若干扇长方型活叶7、每扇活叶内侧的长边8与滚筒轴心线相平行且位于滚筒的外表面上,活叶内侧长边的位于滚筒右端面9与容器右侧板10之间间隙的右端头11垂接有一截拨杆12,容器右侧板后部内壁上方设有一个用以触动拨杆向后翻转活叶的小触头13;2)滚筒右端面上设有用以与拨杆相配合限制活叶后翻的活叶径向定位销14。3)容器后遮板15上部具有一截向前弯曲的园弧形板16,该园弧形板的园心与滚筒相同,园弧形板的园弧半径R等于或略大于滚筒半径r与活叶短边s之和。
为使活叶能缓慢翻转从而避免惊动苍蝇,上述的拨杆12与活叶的右短边17的夹角α应为钝角。
为了防止被诱入的苍蝇返回经园弧形板上方通口逃离,园弧形板的园弧所对应的园心角φ1应大等于两相邻活叶所夹的滚筒园弧所对应的园心角φ2。
为了便于收取被诱入的苍蝇,箱式容器的后遮板的下部开设有苍蝇出孔17,箱式容器的后部设有开口朝上的苍蝇收容室18,苍蝇收容室内插置有苍蝇笼19,苍蝇笼的前侧板设有与苍蝇出孔相连通的苍蝇入孔20,苍蝇入孔边缘连接有小端口朝后,通往苍蝇笼 内的漏斗形金属丝网21,苍蝇笼的后侧板22与苍蝇收容室的后侧板23均由透明板构成,苍蝇笼的上盖板24中部设有金属丝网2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由传动机构(机动或电动机构)驱动滚筒逆时针转动,当滚筒上方的活叶7向后运行,活叶先在与小触头13接触的拨杆12的作用下向后翻转(见图1中所表示的活叶在翻转过程中的状态a、b、c、d),然后在自重力的作用下后倾,并维持在径向位置(这是由于拨杆12相对滚筒转动时受到了活叶径向定位销14的限制)。活叶7一旦后翻至径向位置,便封闭了园弧形板上方的通口,因此停在滚筒后表面吃诱引液的苍蝇只能随滚筒转向下方。被带到箱式容器下方的苍蝇,一方面直接经箱式容器后遮板的苍蝇出孔,苍蝇笼前侧板的苍蝇入孔和漏斗形金属丝网窜到有光亮的苍蝇笼内,另一方面随滚筒转到箱式容器的前侧部,被前遮板5的上边缘部6挡回。由于箱式容器的下方较暗,而且苍蝇具有驱光性,因此被诱入箱式容器的苍蝇基本上都会飞往光亮的苍蝇笼里。用户可随时抽出苍蝇笼,将苍蝇消灭。
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设计巧妙,诱捕效果好。是一种经济适用的卫生器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敦,未经张文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34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滑车A
- 下一篇:两段式冲水马桶的双转钮组合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