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燃机车用空气滤清器无效
申请号: | 95203507.3 | 申请日: | 1995-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216598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03 |
发明(设计)人: | 冯富林;高人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内燃机滤芯器厂 |
主分类号: | F02M35/024 | 分类号: | F02M35/024 |
代理公司: | 蚌埠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陆淑贤 |
地址: | 233043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车 空气滤清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滤清器,属于内燃机车柴油机空气滤清系统滤清元件。
目前,国内内燃机车普遍采用的空气滤清系统为网式(钢板网或铝板网)空气滤清器,它是由四组共十六层冲有凹穴的薄网板组成,在机油中浸润并沥干后装车使用,空气中的灰尘经滤网时被粘附在网上,达到过滤的目的。该种滤清器的滤清效率和储尘能力低,而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滤清效率急剧下降;机车在风砂地区运用较短的时间后,灰尘就穿过板网进入发动机,造成缸套的非正常磨损;另外,网式滤清器由于油膜于化,网口堵塞,需要进行清洗,其清洗周期短,同时清洗过程中需要折洗、浸油、沥干、组装,费工费时,很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清效率高、储尘能力大的内燃机车用空气滤清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主要由框架与设置在其内的柔性材质滤芯1组成,框架包括侧板2、顶板3与底板4等构成,在框架内(包括框架正、反面的表面)沿正面垂直方向依次排列四片以上滤芯1,侧板2上开有进气口5,顶板3与底板4表面分别开有出气口7与进气口6,为保持滤芯的折距,在每片滤芯1的一表面沿长度敷二条以上胶线10,为增加滤清器整体强度,在滤芯1的另一面、相邻两片滤芯1之间设置衬条8加以固定。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片滤芯,扩大了总的过滤面积,在框架的五面均开有进气口,形成五面进气一面出气,降低了阻力,提高了储尘能力,另外本滤清器为干式,它的过滤效率是通过滤纸上的微孔来实现,当微孔堵塞,阻力上升到一定程度,可用压缩空气反吹的方法进行清洗,这样维修比较方便,同时延长了滤清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左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主要由框架与设置在其内的柔性材质滤芯1组成,框架包括侧板2、顶板3与底板4,侧板2、顶板3、底板4和衬条8选用金属薄板制成,各部件采用折弯机直接成型。在框架内(包括框架正、反面的表面)沿正面垂直方向依次排列六片滤芯1,相邻两片滤芯1相互交错呈V形排列,滤芯2采用进口20/66空气滤纸,滤纸经分切机切成所需宽度,在折纸机上折叠成V型,成形后的滤纸按滤纸加工工艺在烘箱中加热固化定型,裁成单片为300折的纸芯,在框架的每一侧面设置三片侧板2,相邻两片侧板2之间形成V形进气口5。
如图3、图4所示,顶板3与底板4表面分别利用冲床冲制二个出气口7与三个进气口6;如图1、图2所示,为保持滤芯的折距,在每片滤芯的一表面沿长度用EVA热熔胶敷三条胶线10,为增加滤清器整体强度,在滤芯1的另一面、相邻两片滤芯1之间用强力胶粘二片金属衬条8;在侧板2、顶板3和底板4内表面敷一层PVC胶11;最后在顶板3上粘接橡胶密封图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内燃机滤芯器厂,未经蚌埠内燃机滤芯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35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卷帘式自动擦迹收尘黑板
- 下一篇:垃圾集装箱自动装卸运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