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药熨巾无效
申请号: | 95203967.2 | 申请日: | 1995-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217429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17 |
发明(设计)人: | 沈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万峰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A61F7/00 |
代理公司: | 小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祚龄 |
地址: | 101601***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熨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巾,特别是一种能起到保健和治疗作用的热熨药巾。
目前市场上有一些用于治疗疾病的电热巾或电热治疗仪,但一般电热巾内不含药物,也有在用电热巾时在帖肉处附加一个药袋,里面装有药物碎末,但在使用时,电热巾的温度要透过药袋才达于人的皮肤,则效果并不佳,且使用时也颇感不方便。另外不有一些如ZL92245334.9“可调温的药物蜡袋”和ZL92238224.7“风寒型感冒电热药疗袋”等又过于复杂,不便于家庭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药熨巾,从而解决上述电热巾与药袋分开使用时不方便和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以及结构过于复杂不便于家庭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药熨巾包括表层、底层、行线、其特征在于:在表层(1)和底层(4)之间扎出行线(5),并在各行线(5)之间形成形或形空隙P,在空隙P中充填中药,形成中药层(3),并在其中穿过包有绝缘层的电热丝(2)。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治病原理如下:
“药熨巾”扬中医药敷、热熨、针炙、火罐等疗法之长;弃吃药、打针之短、具有疗效高、疗程短,简便耐用,经济实惠的特点。特别是对感冒和感冒引起的高热、咳嗽、支气管肺炎等病症的治疗,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奇效。实是家家必备,人人需用的保健用巾。
药熨巾治病原理如下:
药熨巾是根据中医“治病求本”的原则和中医经络学说研制的。
“治病必求其本”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之一。“求本”是治病要了解疾病的本质,了解疾病的主要矛盾,针对其最根本的病因病理进行治病。
“本”是相对“标”而言。标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多种含义,可以说明病变过程中各种矛盾的主次关系。如从正邪双方来说,正气是本,邪气是标;从病因与症状来说,病因是本,症状是标;从疾病先后来说,原发病是本,继发病是标,旧病是本,新病是标等等。
然风寒外感和风热外感出现高热,胸痛,闷气,咳嗽,咳肌,气管炎,肺炎等多种症状,又何以为本呢?
查其病因是全表皮肤受到外界反常气候的侵袭,风、寒、暑、湿、燥、火,超越了机体适应能力,皮肤卫气功能发生病变,通过经络使脏腑受病,出现经络与脏腑症候而如《素问·皮部论》所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和于络脉,络脉满则注入经脉,经脉满则入舍入腑脏也”。是外邪由表入里的过程。即其病之“本”,其病之“本”是“邪客于皮”。
那么、“邪客于皮”是邪客于手足之皮,四肢之皮还是全身之皮呢?都不是。根据内脏全表反应可知:肺、支气管的全表反应部位是上胸部、上背部,脊髓节段为T1~7。“邪客于皮”就是邪客于这一部位之皮。药熨巾通过对这一局部肌皮的施治,达到腠理疏松,解肌发表,祛风散寒,病体霍然而愈的目的。
这种“邪客于皮”则治皮以达脏腑(治本)的疗法比吃药、打针那种外病内治(治标)的疗法功效更加卓著。药熨巾能迅速祛散人体肌皮腠理间的病邪,解除病源,使肌理疏松、卫气盈盈,显现出药熨巾的神奇疗效。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药熨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实施例二的剖面图。
图4、实施例三的剖面图。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药熨巾由表层1、电热丝2、中药层3、底层4等构成,其中表层1和底层4一般采用棉布,并在该两层棉布之间用缝纫机扎出行线5,在其中间形成形空隙或形空隙P,在空隙中穿过包有绝缘层的电热丝2,电热丝2的引线接到电源和温度控制箱(温度分高、中、低三挡)因电源和温度控制箱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创造要点,故不予详述。
请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其与实施例一不同之点是用陶瓷发热片2′(PTC片)代替电热丝2。因PTC片具有升温快、省电和本身能保持恒温,因而具有更好的治疗性能和优点。
请参阅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其与实施例一或二不同之点在于在空隙P中装入一长条形袋7,在长条形袋7中装入中药和电热丝2或相互连有导线的PTC片,即陶瓷发热片2′。这种结构还具有在药物因时间太长而失效时,可以部分或全部更换予先装好药物和发热元件的长条形代7的好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万峰,未经沈万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39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烟过滤层
- 下一篇:横推式内卡窗扣与门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