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家用电器电机调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04226.6 | 申请日: | 1995-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239096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0-30 |
发明(设计)人: | 沈光泽;朱登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P7/40 | 分类号: | H02P7/40 |
代理公司: | 武汉水运工程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孟庆繁,吕植勇 |
地址: | 43006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家用电器 电机 调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的速度控制装置,特别涉及电扇等小型家用电器电动机的速度控制装置。
目前电扇普遍采用的电抗调速器存在其电抗器直流电阻耗费功率、功率因数较低、消耗有色金属材料、重量较大等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功率因数高、耗电省、重量轻、节省有色金属材料的电扇等小型家用电器电机的调速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通过开关转换,使电容形成不同的并联、复联形式,而组合成多级容量不同的电容,接入电路中形成不同的容抗,使阻抗随之发生改变,以实现电扇等小型家用电器电机的多级调速。
本实用新型由旋转转换式开关或琴键式开关K及电容C1、C2、C3、连接线等组成,其中电容容量C3大于电容C2,电容C2大于电容C1。
在开关K上分别设置触点A、触点B、触点D、触点F、触点G、触点H、触点E、触点M等固定触点。
开关K引线的一端与电容C3的一端共接在触点F上,电容C3的另一端接触点D;电容C2的一端接在触点G上,另一端分别接在触点A、触点M上;电容C1的一端接触点B,另一端接触点H;开关K引线的另一端接触点E。
开关K上的触点A、触点D、触点E、触点F、触点H为长臂触点,触点B、触点G、触点M为短臂触点;开关K中间为旋转接触片I。
由于采用电容器调速方式使本实用新型与采用电抗器的调速器相比,具有功率因数高、耗电省、重量轻、节省有色金属材料等优点。
图面说明:
附图是小型家用电器电机调速装置原理图
下面以旋转转换式开关为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开关K的外圆周上按一定角度分别设置固定触点A、B、D、F、G、H、E、M。为了实现开关接通、断开的工作要求,触点A、D、E、F、H分别为长臂触点,B、G、M为短臂触点。开关中间为旋转接触片。开关引线的一端与C3的一端共接在触点F上,C3的另一端接触点D;C2的一端接在触点G上,另一端分别接触点A、M上;C1的一端接触点B,另一端触点H;开关引线的另一端接触点E。
当开关旋钮处于“0”位置时,开关未接通电路,电扇处于停止状态。当将旋钮旋至开关“1”档位置时,开关K的旋转接触片将触点F、E直接接通,电扇的转速为本身固有转速,此时转速为最快。当旋至“2”档时,C1、C2、C3通过开关K转换成并连形式后串入电扇电路,此时的电容量较以下各档的联接形式为最大,根据容抗XL=1/2πfc,这样容抗XL较以下各档联接形式为最小,但较电路直接接通阻抗增大,电扇转速随之下降。当旋至“3”档时,C2、C3形成并联形式,电容量较“2”档减小,容抗增大,电路的阻抗随之增大,即电扇的转速逐级降低。旋至“4”档时,C1与C2形成并联形式;旋至“5”档时,C1与C串联后再与C3并联,形成复联形式;旋至“6”档时,C3直接接入电路;旋至“7”档时,C1、C2并联后接入电路,此时容量最小,容抗则为最大,电路的阻抗相对为最大,电扇处于最慢转速状态运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未经武汉交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42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袖珍式充电器
- 下一篇:电视机无信号时的电源自动关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