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鼻中隔粘膜固定夹无效
申请号: | 95204318.1 | 申请日: | 1995-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223973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4-10 |
发明(设计)人: | 董仲林;张鲁新;尹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仲林 |
主分类号: | A61B17/24 | 分类号: | A61B17/24;A61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鼻中隔 粘膜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就是鼻中隔粘膜固定夹。
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手术后,为防止中隔血肿,需要进行局部压迫固定。目前,国内尚无此类专用器械,传统的方法是采用海绵手指、油纱条、橡胶管等填塞鼻腔,以达到固定目的。这些方法在临床上应用既不规范,也较杂乱,致使病人术后鼻呼吸困难,给病人的饮食、睡眠带来许多不便,而且常有咽干、耳鸣、耳闷等症,甚者,可出现鼻窦炎、中耳炎等并发症,病人术后痛苦较大。为此,临床急需能有一种专用器械问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为临床提供一种专用鼻中隔粘膜固定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带有固定槽并加工有许多筛状小孔的固定片和加压装置构成。固定片采用高强度弹性金属片制作,在其置入鼻孔的一侧加工许多筛状小孔,以减轻重量和便于局部用药;在另一侧依次加工顺应鼻小柱自然角度的外凸固定槽、螺孔和一个弹性角度,以防止器械滑脱和用来安装加压装置,加压装置由螺杆和螺母构成,通过螺孔装配在固定片上,将两个固定片在其弹性角度的外端部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使用方便,刺激性小,局部反应轻,病人术后鼻通气性好,痛苦小,同时,便于术后局部用药,利于局部组织康复。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鼻中隔粘膜固定夹如图2所示,由固定片1、螺杆3和螺母4构成,固定片1如图1所示,在其置入鼻孔的一侧加工有许多筛状小孔,另一侧依次加工有顺应鼻小柱自然角度的外凸固定槽2、螺孔5和一个弹性角度。将两个固定片1在其弹性角度的外端部固定,将加压装置的螺杆3和螺母4通过螺孔5装配在固定片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仲林,未经董仲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43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节油器
- 下一篇:车载集装式模型展示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