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把手防风雨罩无效
申请号: | 95204664.4 | 申请日: | 1995-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216955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1-10 |
发明(设计)人: | 孟耀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耀成 |
主分类号: | B62J17/00 | 分类号: | B62J17/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高 |
地址: | 315176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把手 风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把手附加装置,特别是关于摩托车把手防风雨器具。
摩托车行驶速度较快,迎面气流大,在寒冷冬季驾驶摩托车者双手受寒风威胁最大。由于摩托车把手上控制速度和安全的部件较多,不能因保暖需要而戴过份厚的手套,以影响操纵,因此冬季驾驶摩托双手受冻而令人生畏。CN2078279提出一种摩托车自行车护手装置,采用弧形遮光罩通过夹子固定把手内侧,它只能遮挡迎面寒风,对手背起些保护作用,只起单边防风作用,而后面、下面和左右侧面无遮挡,回风很大,防寒效果不好。再是无法防雨,特别是行驶中的斜风雨仍把手套淋湿,在雨雪天气双手湿冻难受。此外它的固定夹无防振作用,行车振动极易滑落,因而较难达到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全封闭的护手罩,它既能防止双手被风吹雨淋,又能方便驾驶操纵保证安全可靠的摩托车把手防风雨罩。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摩托车把手防风雨罩,它包括罩壳和固定夹,其结构特点是罩壳为多曲面腔体,罩壳的上面、下面与前曲面组成流线型的封闭前端,罩壳的左面、右面、上面、下面和前曲面之间相互弧形连接。
上述方案的突出优点在于罩壳是由许多圆弧曲面组成前端为流线型封闭腔体,手伸入腔体握住车把手后就完全置于封闭的罩壳内,无论迎面寒风或上下左右的回风部不会倒灌入罩壳内,斜风雨也淋不进去,主要操纵部件也装罩壳内,驾驶者只需载一般保温手套,即可灵活操纵,并设有防震部件防止松动,从而既达到防寒保温,又能操纵灵活安全可靠。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的C向视图
图4为图1的B向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实施例的结构和功能。
本实用新型基本上是全封闭型的,除进手开口外,其他面呈弧形连接成抛物体型,罩壳的上面(2)、下面(4)与前曲面(18)逐渐过渡成流线型的封闭前端,车把手(13)设于罩壳的后端并穿过罩壳的左(7)右(3)端面。罩壳的左面(7)有通过把手管(15)的开口,把手管(15)与罩壳左面之间插接软性片(11)封口,软性件(11)通过固定夹(9)的一边与罩壳左面(7)固紧。软性片(11)上除留有穿过制动线(16)油门管(6)和把手管(15)的通孔外,把罩壳左面(7)基本密封,起防风防雨作用。罩壳通过固定夹(9)与车把管(15)固紧,固定夹(9)的一边通过螺钉(10)与罩壳左面(7)固紧,固定夹(9)另一边中间为半圆环(14),固定夹(9)的半圆环与另一个半圆环夹(14)与车把管(15)通过螺钉(8)固定夹紧,即罩壳由固定夹(9)固定于车把手(13)之上。罩壳的右面(3)开有通过把手帽套(20)的孔,软性帽套的帽缘(21)与把手(13)末端可转动地套接,帽套(20)通过罩壳右面(3)通孔呈弹性封闭连接,它既防风雨又能防振动。罩壳左面(7)上端设有后视镜杆通孔及其弹性封口件(12)它既防振也防风雨渗漏。罩壳左面(7)下端开有通过油门管(6)开口及其封口插板(5),此插板也是封密的起防风雨作用、此外罩壳后端开口缘的上、下面各为向外翻卷的上外缘面(1)和下缘面(19),方便手的进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耀成,未经孟耀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46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减震高跟鞋
- 下一篇:汽车用快速自动电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