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水过滤及滤料逆清洗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04708.X | 申请日: | 1995-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212438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1-15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亚通商贸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D24/08 | 分类号: | B01D24/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 过滤 滤料逆 清洗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水处理设备,涉及一种集水过滤和滤料清洗于一体的污水过滤及滤料逆清洗装置。
目前常见的水过滤装置,多由外壳、进出水管和滤室组成。污水进入后经滤料过滤从水管排出。反向逆清洗时须将管道拆卸开通入洗净液反向冲洗。这些水过滤装置的不足之处在于滤料面积利用不充分,反清洗时需拆卸管道费工费时且因虑料沉积不易清洗干净,造成滤料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过滤及滤料逆清洗装置,能增大滤料利用面积,提高过滤的均匀性。反向逆清洗方便,易于清洗干净,延长滤料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污水过滤及滤料逆清洗装置,包括柱状的壳体、滤料及进水管道。在壳体内设上下集水室,上下集水室间设三层多孔隔板以在隔板之间形成2个滤室,滤料填充在滤室内。上集水室侧面有活水进入管直通入上水室中部,上集水室顶部设清洗液出管,下集水室设排水和清洗液进入两用管,前述两用管内设高压空气喷管。第一层多孔隔板的中央上下两面及第三层多孔隔板的中央下方均装有分流装置,所述分流装置为用4根支杆固定在多孔隔板与多孔隔板材质相同的水平折流板。污水进入管和两用管在壳体外有管道相通,并在所述管道中置三向阀。
本实用新型利用分流装置中的水平折流板将水流均匀分布在整个柱面上,增大了滤料利用面积,提高了过滤的均匀性。反向逆清洗时不用拆卸管道,只需利用阀门控制即可。同时利用高压空气喷入,使滤料总体体积膨胀,充分清洗,延长了滤料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1)壳体,(2)上集水室,(3)下集水室,(4)、(5)、(6)多孔隔板,(7)滤料,(8)、(9)过滤室,(10)污水进入管,(11)污水进入管出口,(12)两用管,(13)洗净液排出管,(14)水平折流板,(15)支杆,(16)凸分流装置,(17)凹分流装置,(18)高压空气喷管,(19)喷气孔,(20)、(21)阀门,(22)三向阀。
图1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壳体(1)内由三层多孔隔版(4)、(5)、(6)从上到下分隔成上集水室(2)、过滤室(8)、(9)和下集水室(3)。污水进入管(10)在壳体(1)外部与三向阀(22)连接然后伸入到上集水室(2)中央。在第一层多孔隔板(4)中央上方设凸分流装置(16)正处于污水进入管(10)的出口(11)下面。凹分流装置(17)与(16)结构相同与(16)相对设置。滤料(7)置于过滤室(8)、(9)内。在第三层多孔隔板(6)的中央下方设凸分流装置(16)与两用管(12)的内端口相对。两用管(12)的外端与三用阀(22)连接并在其间设旁路上设阀门(20)。高压喷气管(18)从侧面插入两用管(12)内其上开有多个喷气孔(19)。洗净液排出管(13)从壳体(1)顶端引出,其上装有阀门(21)。三向阀(22)与泵(23)相连。
本实用新型用作过滤时,关闭阀门(21),打开阀门(20),使三向阀(22)向污水进入管(10)导通。待处理的污水由泵(23)泵入污水进入管(10)进入上集水室(2),经凸分流装置(16)、凹分流装置(17)和隔板(4)进入滤室(8),经滤料(7)一级过滤后再进入滤室(9)二级过滤。过滤后的水经两用管(12)和阀门(20)流回水池。本实用新型作逆清洗时,将阀门(20)关闭,打开阀门(21),使三向阀(22)向两用管(12)导通。洗净液由泵(23)泵入两用管(12)经凸分流装置(16)和隔板(6)依次进入滤室(9)、(8),同时高压空气经喷管(18)、两用管(12)亦经分流装置(16)和隔板(6)依次进入滤室(9)、(8),使滤料(7)膨胀、膨松,增强洗净效果。洗净液作用完毕后从洗净液排出管(13)经阀门(21)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亚通商贸中心,未经北京大亚通商贸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47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