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框自升式脱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05513.9 | 申请日: | 1995-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240429Y | 公开(公告)日: | 1996-11-20 |
发明(设计)人: | 郑超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超泉 |
主分类号: | B28B13/06 | 分类号: | B28B13/06;B28B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4802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粘土材料成型设备中的附属装置。
把松散的粘土材料压制成砖坯时,压机滑块需要多次往下压制,才能使坯块合格。为保证坯块质量,模框必须随压机滑块往复上下,使坯块一直处于模框腔内,而只在脱模的一瞬间,模框的运动方向才与压机滑块的运动方向相反,使模框下落到最低点,让坯块处于模框内腔之上,才能使坯块顺利脱出。对3000千牛以下的各种手动砖压机,模框的上述运动,大多数是用脚踏机构实现的,每班操作上万次,工人十分辛苦。
为解决此问题,通常采用液压、气动或电动脱模,其中又以电动脱模装置居多。但因现有的电动脱模装置,电机始终是超负荷运行的,即电机的负载力远大于模框的重力。因为它是采用三角胶带与带轮打滑的方式使模框随压机滑块往复上下的,利用电机反转使模框下落到最低点时实现坯块脱模,而且在脱模的一瞬间也有胶带打滑现象产生。又因为模框的行程只有20多毫米,在工作中只有很短一段胶带与带轮接触,工作不久胶带就破损了;同时该装置的齿条齿轮也只有1~2个齿在反复啮合,磨损很快,使检修工作很频繁。而庞大的电动脱模装置又是置放在空间窄小的压机座下,使检修工作十分不便,因此很少为厂家所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使模框自动地随压机滑块往复上下,而只在脱模的一瞬间才对模框施力的装置,使之出力小,做功少,磨损轻,寿命长,维修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杠杆(4)的一端挂上平衡块(5),把杠杆(4)另一端上的模框托起,使之能在规定的行程内自动地随压机滑块往复上下,以满足压制坯块要求,而只在脱模的一瞬间才如图1所示,对脚踏杆(7)施力P,通过拉杆(6)把模框位移到最低点,使坯块顺利脱出;或如图2所示,用电机带动,把齿条(16)和模板(18)位移到右端,使模板(18)上的斜面压迫滑块(15)上的滚子(12)下移,通过拉杆(6)把模框位移到最低点,让坯块顺利脱出。
利用电机的正反转,通过减速器(13)上的齿轮(14)带动齿条(16)左右位移时,齿条通过插销(11)也带动模板左右位移,使模板斜面交替地迫使滚子(12)下移或与滚子脱开,实现坯块脱模或继续压制坯块。齿条左右位移时,齿条上的挡块(17)也交替地压缩圆杆(8)上的两个弹簧(10),使齿轮与齿条脱离啮合后仍能保持接触,而齿条下面的两个弹簧(10),能避免在齿轮反转的一瞬间,若出现齿轮与齿条的齿顶对顶时发生故障。
本实用新型因为电机只在脱模的一瞬间才负载运行,而且其负载力只是杠杆两端平衡力之差值,它比模框的重力小得多,使整个机构小巧,造价低廉。又因为本装置上的齿轮和齿条上的每个齿都负荷均匀,又都表露于外,使之寿命延长,维修简易。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模框自升式脚踏脱模装置。
图2:是模框自升式电动脱模装置。
图3:主视图是图2中减速器移去后的后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其工作情况。
图1是模框自升式脚踏脱模装置,它是由平衡杠杆和脚踏杠杆组成的。平衡杠杆有顶杆(2)、支座(3)、杠杆(4)和平衡块(5)等件组成。脚踏杠杆有拉杆(6)和脚踏杆(7)等件组成。当压制坯块时,平衡块(5)的重力能把与横档(1)联接在一起的模框托起,使之随压机滑块往复上下,以满足压制坯块要求。脱模时只需踩脚踏杆(7),把模框拉下到最低点,使坯块顺利脱出。图中,模框与横档的联接方式及模框位置的限制件均未画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超泉,未经郑超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55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