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接触片组合式动触头盒无效
申请号: | 95206569.X | 申请日: | 1995-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251189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南洋电器厂 |
主分类号: | H01H1/14 | 分类号: | H01H1/14;H01H1/3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51005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组合式 动触头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接触片组合式动触头盒,是低电器的元器件,适合用于各种低压电器开关装置。
目前现有的低压动触头盒,其大部份的动触头为单片压弯,用两条弧形弹簧丝压着单片,从设计角度讲,是采用长线接触形式的原理,但是由于制造和装配上存在着误差,往往达不到设计上的长线接触的要求,因此在使用时,接触面及接触压力极不稳定,过载力差,容易产生触头温升过高,甚至烧坏,造成故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触面及接触压力比较稳定,过载力强,不容易产生故障的多接触片组合式动触头盒。
本实用新型采用杠杆原理,多片点(或短线)接触形式,使每一接触处(点或面)及接触压力稳定,并将其设计成为三位一体的盒式结构。其结构包括动触头组、动触头匣及连接件。每个动触头组的前后两面有支板,支板内有数对左右对称的动触头片,每对动触头片用销钉穿着中部,上下都夹有垫圈,左右对称的两对用拉力弹簧拉住,每两对之间设有限制销钉轴向窜动,避免产生蜗流的垫片,支板下部(也是左右对称的动触头片的下部)装有接触板,各个另件均用铆钉将其联成一体,成为动触头组,将三个动触头组装置在两半对称的,使动触头组之间距离有足够爬程的动触头匣内,然后用螺钉固定,将其联成三位一体的动触头盒。盒的上部露出三个动触头组的头,用于插入静触头,下部伸出三个接触板,用于联接电器装置。由于动触头组的接触板上部的凸台,松动地装入支板下部的长方孔内,而动触头片上的铆钉孔与铆钉也是松动装配,因此组装好的动触头,具有左右前后摆动的特点,使用时,不仅有足够的接触压力,而且还能自动调节制造和装配误差所造成的偏移,使接触状况更加良好。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接触处及接触压力稳定,能自动调节制造和装配误差所造成的偏移,使接触状况保持良好,过载力强,使用安全,三位一体,安装方便,极不容易产生温升过高等故障。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现结合附图具体说明:
图1、图2、图3分别为多接触片组合式动触头盒装配图、A-A、B-B剖视图,A-A剖视图,表示动触头组1的组装,B-B剖视图,表示动触头匣(3)装入动触头组(1)的联接装配。
图中的:
1.动触头组, 2.拉力弹簧,
3.动触头匣, 4.接触板,
5.动触头片, 6.铜垫圈,
7.支板, 8.铆钉,
9.铝垫片, 10.销钉,
11.螺钉, 12.螺母,
13.垫圈。
图1中的动触头组(1)有3个,组装好之后分别放在动触头匣(3)设定的位置上,用外购的镀锌钝化标准件M4螺钉(11)、螺母(12)、垫圈(13)4套,联接固定成为三位一体的多接触片组合式动触头盒,如图1、图3所示。
图中的动触头匣(3)是对称的两半,采用不饱和聚脂玻璃纤维模塑料压制而成,内部形状的设计能使动触头组(1)之间的距离,有足够的爬程,如图1所示。
图2表示动触头组(1)的剖视,其中动触头片(5)用冷轧铜板制成,而后镀银每组8片,左右对称各4片,两片为一对,每对用一个销钉(10)穿着中部,相邻两对之间装有限制销钉(10)轴向窜动的铝窜垫片(9),对称的左右对被两端分别挂在销钉(10)上的拉力弹簧(2)拉住。为了便于安装拉力弹簧(2),在两片之间的上下,各装有铜垫圈(6)。支板(7)两片,由不锈钢板制成,用于支撑、确定接触板(4)与动触头片(5)之间的位置。铆钉(8)由不锈园钢制成,用于联接固定动触头组(1)的各个零件,联成一体,即成为动触头组(1)。接触板(4)用6mm厚的冷轧铜板制成,而后镀银,其上部与动触头片(5)的下部接触,其上端的凸台,松动地装入支板(7)的长方孔内,其下部伸出动触头匣(3),有一个孔用于联接电器装置。
每个动触头组(1),装有由园钢制成的铆钉(8)、销钉(10)各4粒,由铝板制成的铝垫片(9)两片,由碳素弹簧钢丝制成的拉力弹簧(2)2个,由冷轧黄铜板制成的铜垫圈(6)8个。
动触头片(5)左右相对应的两边,上下部均为弧状,作用是便于插入与接触。其上面的铆钉孔、与铆钉之间的配合是松动的,作用是使用时,插入静触头,使其具有能自动调节偏移的特点,使得接触状况保持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南洋电器厂,未经广州南洋电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65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高压泵溢流阀
- 下一篇:多功能自动注料填充封口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