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成型塑料转移袋无效
申请号: | 95206612.2 | 申请日: | 1995-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212415Y | 公开(公告)日: | 1995-11-15 |
发明(设计)人: | 邬春霞;吴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邬春霞;吴金龙 |
主分类号: | A61J1/10 | 分类号: | A61J1/10;A61M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常明 |
地址: | 20006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 成型 塑料 转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成型塑料袋,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输血、输液的一次成型塑料转移袋。
塑料输血袋在我国已普遍推广使用,但生产工艺陈旧、工序较多。在生产中由于将筒状吹塑薄膜开口操作,高分子材料的静电作用造成车间环境中的微粒异物被吸入双层薄膜内,使得制成的袋子即使通过清洗也难以驱除袋内异物,有时反而造成由清洗用水带来的二次污染,降低了成品澄明度的合格率,既造成浪费,也增加了生产成本。
在生产中将袋头和袋尾高频热合封口,使得头尾部的材质经受了第二次的高温老化影响,由此必然会使这二个部分的强度降低,增加了成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这二个部位的破损率。同样由于高频的影响,袋头与导管的熔接处也常易发生渗漏现象。这样不仅增加了报废率,有时还会危及临床使用安全,由于极小渗漏不易察觉,造成细菌对袋内药液或血液的污染,如果不幸被输入人体,则将危及人的生命安全。
塑料血袋与单个转移袋或多个转移袋连接起来组成多联袋时,联结管的生产和阻塞件的使用同样存在渗漏,生产和使用均感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一次成型塑料转移袋,每个袋分别一次成型,袋头与导管均不会发生渗漏,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一次成型塑料转移袋包括袋体、袋头和袋尾,该转移袋由二个以上的联袋组成,其中一个是转移袋,另一个是血袋,它们分别均由一次成型为一体的袋体、袋头和袋尾组成,转移袋的袋头上装有带粘接管和隔膜的输血插口和转移管,血袋的袋头上装有带粘接管和隔膜的输血插口和采血管,还装有带阻塞件的灌装管,以及装有带折断式阻塞件的转移管,血袋采血管的采血一端装有带折断式护套的采血针,转移袋转移管通过管接头同血袋转移管连接,各袋袋头和袋尾均设有悬挂孔。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附图是一种组成三联袋形式的一次成型塑料转移袋的结构示意图。
参看附图,一种一次成型塑料转移袋包括袋体1、袋头2和袋尾,它组成三联袋形式,每个袋分别一次成型,将袋头与导管一次制成,袋头与导管设有熔接处,也就不会发生渗漏。这种三联袋,即在转移袋A与血袋C之间还接有一转移袋B。转移袋A的袋头2上装有带粘接管17和隔膜5的输血插口4和转移管14,装于粘接管17内的隔膜5可起到密封作用,输血插口4上装有带拉手的护帽,拉出护帽即可使用。转移袋A一般是周转用的空袋。
血袋C的袋头2上装有带粘接管17和隔膜5的输血插口4和采血管11,还装有带阻塞件8的灌装管7,以及装有带折断式阻塞件9的转移管15。输血插口4上也有带拉手的护帽,使用时拉出护帽即可。采血管11的采血一端装有带折断式护套12的采血针13,使用时折断护套12即可用采血针13采血。通过灌装管7灌装所需药液如血液保养液后,塞入阻塞件8加以封固。为了防止袋内药液流出,在转移管15内装有折断式阻塞件9,采用这种阻塞件不会发生渗漏。当使用时,如需将血液从转移管15输出时,只要把折断式阻塞件9轻轻折断即可,使用方便、可靠。
转移袋B的袋头2上也装有带粘接管17和隔膜5的输血插口4、带阻塞件8的灌装管7以及带折断式阻塞件9的转移管16。转移袋B内灌装血小板保存液或红细胞保存液,当血液从血袋C转移输入进来后,便于保存,而不致使血液凝结。
转移袋A、B的转移管14、16通过管接头10同血袋C输血管15连接,各连接处均不会渗漏。各袋袋头2和袋尾3均设有悬挂孔6,利用该孔6可将转移袋和血袋悬挂于输血架上。
本实用新型造型美观,内腔洁净,使用方便,与传统的装血液用的玻璃容器相比,具有轻便、耐摔、耐冻、方便、安全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邬春霞;吴金龙,未经邬春霞;吴金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066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